每次提及泄洪,安徽总会成为众人关注焦点,“为什么每次泄洪都是安徽”这一疑问也频繁被提及。安徽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水系分布方面具有特殊性。当遇到上游来水量大、水位持续上涨等情况时,为了保障更大范围内的防洪安全、平衡流域内的水量,会启动一些蓄滞洪区进行泄洪,而安徽境内有着众多规划建设的蓄滞洪区。每次洪水肆虐,安徽为了大局着想承担了较重的泄洪任务。这种担当背后是对整体防洪体系稳定运行的坚守,引发了大家深入探究其背后缘由的想法。不得不说,安徽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为整个流域的防洪减灾贡献显著。
泄洪是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于王家坝来说,大家一定不陌生,每当涨水需要泄洪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永远都是安徽。为什么每次泄洪都是安徽?国家对泄洪区有什么补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需要泄洪的原因是江淮梅雨带来的持续降水。梅雨地区实际上包括湖北,河南等地的上游地区,但这些地区是上游地区,也可以泄洪,但意义不大。至于河下游的安徽,降水量非常高。除了上游的洪灾外,安徽省确实有泄洪的需求。
然后,解释下不是是安徽省贫穷,而是安徽省下游太富裕,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规模将更大,这些地区的泄洪影响将更大,并且很难找到大规模的泄洪区。
最后,理性地分析安徽确实更合适,但是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被迫离开家园并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希望被迫转移的农民能够得到适当安置。
补偿有的,但对于这种有厂子的肯定没办法补偿够,富的贫的大家都一样。而且泄洪区的补偿不是有今年才有,是常年的。我有同学去那边基层做公务员,一个经常性工作就是给泄洪区的村民扛米扛面。补偿对于富的肯定不够损失,对于穷的,那是足够的。
而且国家补助具体到个人头上很少,不是贪污也不是腐败,而是更多的钱要用于基础公共设施的重建,而且国家灾后拨款和损失比起来不值得一题,1000万的公共基础设施损毁,能拿到100万补偿就很好了,你都给群众了,你的灾害点怎么恢复,所以最后苦的还是那方人民。
事实上,蒙洼区内的居民早就在搬迁了,从低地搬到附近的庄台上或保庄圩里。本地区20万居民,其实大部分的人在蓄洪时都是淹不到的,只有剩下大约2000人左右,是需要撤离的。至于为什么还有2000人,那就有很多因素了。
而且退一步说,王家坝多少年才开一次,平时的蒙洼地区都是良田 ,相比之下,不值得为了多少年才能碰一次的蓄洪,放弃这些耕地,把人远迁,所以大多都是就近搬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