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作为一部引发广泛关注的战争题材电影,自上映以来便热度居高不下,有关“八佰删减了什么”这一疑问也始终萦绕在众多观众心头。这部影片以其宏大的战争场景、逼真的人物刻画,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时期。不过,大家明显能感觉到影片中似乎存在情节的跳跃和内容的不连贯,这就更增添了对删减内容的好奇。究竟哪些片段在最终的公映版本中被删减掉了?这些删减是出于时长考量、内容审核,还是其他方面的因素?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八佰》那些可能被删减的部分。
疫情后的电影八佰首映后引热议,很多网友表示八佰删减18分钟内容是啥,也有人说明明是删减了13分钟,很多人都想看无删减版本,因为删减后的电影,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如果你想知道八佰删减了什么,一起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吧!
《八佰》印象最深的是旗帜这段,明显删减掉很多戏份,而且关键画面还局部放大隐蔽掉,但依然是一个突破。同仇敌忾,抗日不是瓜怂是英雄,王千源、欧豪依旧表演兵油子和小白向勇敢无畏的转变,适合本身的戏路,张毅角色可能删的太多,仅仅是个贪生怕死的逃兵吗?等无删减版出了可以再看一遍
其实是被删除了13分钟,删减痕迹,就还好。说真的,如果不是去年露出了160分钟的完整版片长,我们没有带着“这片删了13分钟”的预期走进影院,多数人一定看不出来电影是经过了外力删改的。甚至还有看过完整版的朋友说,147分钟版的节奏反而更好了。
原片租界里有一个中国台湾籍平民,阮经天饰演,说中国话,后来看到日军屠杀,在河边用日文大骂日军,被群众发现,以为是日本间谍,被愤怒的群众吊死。上映版本删除了这个人物。从人性角度上来讲,阮经天这个角色被剪掉有点可惜,包括阮经天也是《八佰》拍摄时第一个被曝出演的演员。
具体删减结果要看其目的和主创人员,如果是主创人员自己动手删减一些片段,我觉得从艺术创作上可能是合理的;但目前围绕影片更多还是审查部分给出的一大推意见,审查人员的角度肯定不是为剧情考虑,也不是为了观众,而只是所谓的价值观之类的,像这种给出的意见很难不会对影片造成致命伤害,而如果依照这种意见修改,也很难让观众在叙事和人物上真正看明白,可能不少地方会显得唐突。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也不希望《八佰》这部电影删减的不成样子,但目前拖了一年才给上映,也很难保证影片会是一年前的样子。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