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有必要囤米囤面吗”以及“囤什么食物”成了大众热议的话题。随着疫情反复,很多人担心物资供应受影响,开始考虑储备食物。米和面作为主食,是不少人囤货清单里的首选,它们耐储存,能为家庭提供基本的能量保障。但也有人觉得当下供应链相对稳定,囤太多米面反而占空间。除了米面,还有很多食物也适合在疫情期间储备,它们各有优势。到底怎样的囤货策略才合理?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疫情期间的囤粮问题。
米面市场上肯定是不会缺货的,只不过因为现在去采购一趟不容易,遇到恶劣天气无法外出的情况下,家里没有米面还真不太好解决。而且米面一时半会也不坏,所以多买一点囤起来是可以的。不过不要超过正常家里食用的量,一般存一个半月的最多不超过两个月为好,要不天热受潮或者生虫就得不偿失了!
1、应该囤一点,因为现在疫情结束的时间还没有确定。出门一趟不容易,为了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次多买一点囤起来是应该的。
2、家里没有菜的情况下还好应对,如果米面不存一些,这个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还真不太好解决。
3、北方现在天气还比较寒冷,多买一点米面囤起来,一时半会也不会生虫子。米面属于开门七件事里排名榜首的,所以家里多备一些,早晚都会消化掉。现在这个季节也不会坏。
4、米面的保质期比较长,只要保存得当就没问题。
1、买回来的米面如果不及于食用,先不要开封,放在专门的米缸里和面缸里。
2、提前把存放米面的缸里点燃几张报纸,然后盖上盖子焖一会,然后清理干净放入米面。这样可以把米面缸里的虫卵杀死。
3、在存放大米和白面的袋子里放入几粒花椒或者几瓣带皮大蒜,如果家里有吃剩的鲍鱼壳,放入效果也特别好。这样储存的米面不易生虫。
这类比较多见的是牛排、鱼排、虾、带鱼等。
真空包装的冻品肉类比较耐放,通常可放置半年至一年。
无真空包装但有包冰的,如冻虾、鱼排、鱼柳等,可以装入保鲜袋放进冰箱冷冻保存,通常可放置半年。
若为普通冻品,比如冻带鱼、羊肉卷,最好能将其分成小份,每份1~2顿的量,分别装入食品袋中,尽量排出空气后封口,可保存3个月至半年。
主要是指牛羊肉、猪肉、鸡鸭肉及其内脏、边角料等食材。这类肉日常一般是在冰箱冷藏保存,若一次性大量采购,可根据烹饪目的,将它们有选择性地做成半成品甚至成品,比如酱牛肉、酱肘子、卤猪肚、红烧牛腩、红烧鸡翅、粉蒸肉、炸肉丸等。
这些半成品或成品的体积相对鲜肉会大幅缩减,有利于充分利用冰箱空间。同时,由于肉脱了水,冷冻对其口感的影响也更小。
处理好的食物可以按1~2顿的量分装到食品袋中冷冻保存。红烧食物可带着汤汁一起冻,保存3~6个月没问题。
这是个全球普遍存在的,当生存受到威胁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粮食,水,你看现在疫情爆发区的美国,韩国,日本,不也是上演屯粮大战吗,在这些不可预知的灾难来临时,这些基本生活物资在供应上,由于交通工具运力不足,会出现短缺,缺货是必造成恐慌,恐慌就会抢购,囤积,这是连锁反应。不过适当的贮备一些生活必须品,还是有必要,面粉,大米可是必须的。但不要太多。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