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卢沟桥有着独特的称呼。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古老的桥梁,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桥身精美,雕刻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早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将其介绍到欧洲,让欧洲人知晓这座非凡的桥。它在欧洲被赋予的称呼,承载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记忆,也勾起人们对其历史底蕴和建筑魅力的探寻欲望。
1、卢沟桥又名芦沟桥、永定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15公里,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国内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11米,扁平率0.69。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对卢沟桥有详细的记述,因此卢沟桥在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桥”。
2、卢沟桥与河北赵州桥、福建洛阳桥和广东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桥全长266.5米,宽7.5米,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的石雕护栏分别有望柱140根,柱头上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501个,神态各异,两旁281根汉白玉栏杆的每根柱头上也雕有神态各异的石狮。东碑亭内立有清代干隆题“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碑,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3、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守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