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胆怯内向是不少家长面临的困扰。孩子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在公共场合畏缩不前,这些表现着实让家长们揪心。其实,孩子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帮助他们逐渐摆脱胆怯内向。了解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性格特点的原因,掌握有效的引导方式,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相关的实用方法。
1、第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胆小内向。想要孩子形成好的习惯,我们应该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多表扬,对于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则要有意淡化,如果总是在孩子面前说他就是胆小内向,就等于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强化他对于自己“胆小内向”的印象,他会变得更加束手束脚。小明妈妈就特别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数落孩子,说孩子不会叫人,太内向,时间一长,小明就更不爱说话了,他总是觉得自己反正就是胆小内向了,大家也都觉得自己是个“闷葫芦”,那我就干脆不跟人打招呼了。
2、第二,告诉孩子,跟人交往有多种方式,让他自己做选择。其实跟人交往,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比如,同样都是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的朋友,有的孩子可能会比较主动热情,特别大方地跟对方说:“叔叔好,我是依依,见到你很高兴。”有的孩子可能会有点放不开,但是会向对方摆摆手,说:“叔叔好。”还有的孩子,可能会比较羞涩,会红着脸小声说“你好”。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是孩子愿意用来表达善意和礼貌的,我们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做。这个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强迫孩子叫人,这样只会让孩子对打招呼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逼着他叫,他反而越不叫了。
3、第三,家长耐心做好示范。孩子是会主动观察和学习大人行为的,如果我们自己每一次跟人打招呼都主动热情,耐心地给孩子做好示范,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学会这种交流的方式。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