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市场鱼龙混杂,作假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不良商家为谋取暴利,采用多种手段作假。比如用染色的方法,将颜色欠佳的翡翠染成鲜艳色彩,以次充好;还有注胶处理,把质地疏松的翡翠注胶使其看起来更紧实、透明;甚至用类似翡翠的其他玉石来冒充。了解这些翡翠作假方法,对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帮助他们在选购时避免上当受骗。
1、强酸洗底注胶(俗称B货)。种水差、有黑点、脏色的翡翠,通常会浸泡到强盐酸、氢氟酸中浸泡,侵蚀玉石的同时,可以溶解和带走翡翠的杂质,净化翡翠,也造成翡翠结构的松散,洗底之后,再通过真空装置注入透明的胶质聚合物,就成了看起来“通透”的B货翡翠。B货翡翠透明度不错,但是不是天然翡翠的玻璃光泽,而是呈现蜡状光泽,长时间佩戴后,胶质老化,会变黄、裂开,影响佩戴效果。
2、强酸洗底注色(俗称B+C货)。质地一般、没什么颜色的翡翠,经过强酸浸泡,再注入有机染料,就成了“种水好”、“颜色靓”的B+C翡翠,看起来非常吸引人。B+C翡翠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颜色浮于表面,呈蛛网状,没有色根,表面也有斑驳的酸蚀网纹现象,光泽没有天然翡翠亮泽。
3、镀膜翡翠。大家都喜欢绿色的翡翠戒面,越是颜色浓正、均匀的,价格就越高,一些无良商贩就动起了歪脑筋,在翡翠表面上镀了一层薄薄的绿膜,这样的处理多数出现在戒面上。通过放大镜来观察镀膜翡翠,表面会有细小的皱褶和裂纹,也可以用小刀,在翡翠表面轻轻刮一下,看看是否有异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