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文言文学习中,“弗若之矣”里“若”的含义常引发大家探究。“弗若之矣”出自《孟子·告子上》的《学弈》,讲述两人跟弈秋学棋,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后者“弗若之矣”。这里的“若”是“比得上”的意思,一个简单的字,却生动体现出因学习态度不同导致的差异,下面为你深入解读。
1、“弗若之矣”的弗若是比不上的意思。出处:先秦孟子《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