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与各类知识学习中,“间歇性”和“间接性”这两个词频繁出现,然而很多人却容易混淆它们。从本质上来说,“间歇性”着重体现的是一种有间隔、不连续的状态,比如间歇性的降雨,降雨过程会有停顿。而“间接性”更强调通过中间环节产生影响,并非直接作用。了解二者的确切含义,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理解文意、表达想法。下面为你详细解读。
1、间歇性:就是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停止了一些时日的意思。
2、间接性:不直接性,不直接反映。与直接性相反。例子:不想吃苦瓜,但是妈妈想吃。这时候说:“弟弟想吃,让给弟弟吃。”这就是间接性的表达。
3、间接沟通(Indirectcommunication),根据沟通是否需要第三者传递,可划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间接沟通是指人们通过中间人或借助中介技术手段(如书信、电话等个人媒介和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而进行的相互沟通。
4、在人类社会之初,由于中介手段的局限,直接沟通占据人类沟通的全部,伴随社会的发展,间接沟通比重正逐步上升。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各有优势,直接沟通方便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间接沟通则能发挥方便、快捷的优势。
5、现代中国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虚伪客套,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的说话,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汉语崇尚直质、忌晦涩,倡导明白晓畅、开宗明义与中国历史上文人畏于文字之嫌而株连很有关系。
6、这里似乎不仅是个语言问题,当然与我国近几十年来提倡大众化的宣传出版政策也有关系。操汉语的人口覆盖面极为辽阔,人数众多,但教育水平很不齐。这是汉语语言特别是书面语宜显不宜隐、宜直不宜曲、宜明不宜暗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也是现实的事实依据。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