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天下为公”是一个极具深远意义的理念。它由孙中山先生大力倡导并弘扬,但最早出自《礼记·礼运》。“天下为公”强调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在当今时代,这一理念依然有着重要价值,它与现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公正、共享等观念相契合,激励着人们为构建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1、“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话,它是孔子编定的。
2、天下为公[tiānxiàwéigōng]: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出处:《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3、1924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礼记·礼运》中所描叙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蕴含的内容更深邃,更宽广。他说:“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