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中,“安内必先攘外”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观点。从字面意思看,它指要使内部安定,必须先排除外部的威胁。在不同时代,这一表述有着不同含义与应用。历史上曾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出现,在国际关系、国家治理等领域也被广泛探讨。如今,对其含义的理解需结合具体情境,以客观、全面视角去分析其中蕴含的智慧与考量。
1、单纯从语意来分析,攘外必先安内的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也就是说,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2、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蒋介石发明的。其最早的出处是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当内外交困,面临重大统治危机时,历代统治者为应付危机、维护统治,常常以安内为中心,安内、攘外并举才是好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