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旗袍,是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服饰。它起源于满族服饰,历经岁月变迁,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旗袍以立领、盘扣、开衩等为典型特征,巧妙地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其面料多样,丝绸的华丽、棉布的质朴,各有韵味。色彩上,既有清新淡雅之色,也有浓烈鲜艳之调。旗袍不仅是一件衣裳,更承载着中国女性的优雅与温婉,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清朝初期在旗袍发展史中处于开端地位,旗袍最初由马甲的形式演变而来,加在短袄上。清初女袍长而镶滚,装饰繁琐而绣彩,线条平直而硬朗。穿旗袍、两把头、系围巾、戴耳饰、拿摇扇,成为那时的最佳组合。
2、清末至民国20年代旗袍,辛亥革命也随着这种极致降临,旗袍在这时吸收了西方的元素,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融汇出了中西结合的新式样。20年代旗袍短窄收腰,装饰已不再绚烂,而是日趋从简,色调也朴素淡雅起来,所谓的自然之美在此时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3、从清初到20世纪中,20世纪30至50年代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接受了西式的裁剪方法,紧身合体成为主题。并且划分为两大派:京派与海派,两者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风格。
4、京派保持了传统旗袍的诸多因素,具有官方气质且矜持凝练,尽显大家之风。
5、而海派,吸收了西式的艺术,标新立异且灵活多样,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成为30年代上海时装的引领者。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