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历史与现实语境中,“三足鼎立”是一个常见且富有深意的词汇。它原指魏、蜀、吴三国并立的局势,三方势力相互制衡,谁也难以轻易吞并另外两方。如今,这一概念已广泛延伸到各个领域。在商业竞争里,可能是三家大型企业割据市场;在体育赛事中,或许是三支顶尖队伍实力相当。究竟“三足鼎立”蕴含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让我们深入探究。
1、三足鼎立,汉语成语,拼音是sānzúdǐnglì,意思是像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2、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
3、成语典故: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4、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5、近义词:鼎足之势、鼎足三分。
6、反义词:不打自败。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