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场战争发生于 19 世纪中叶,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其后果十分严重,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国家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传统自然经济遭受更大冲击,同时也激发了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变革意识,为后续的洋务运动等变革埋下伏笔。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Arrow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expeditionto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Anglo-ChineseWar)。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两次战争的本质目的相同),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3、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