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与书面表达中,“有过之而不及”是个常见短语,但很多人对其确切含义未必完全明晰。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常被误写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意思是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地方,而没有不如的地方。在生活和文学作品里,该表述能精准突出两者对比中一方程度更深的状况。下面就详细解读。
1、有过之而不及之意思是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复句式;作宾语;用于人、事物的比较。出自于先秦·孔子《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2、论语·先进篇出自《论语》,共有26章,主要说明了“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以及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这一篇中包括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并以此为例说明“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最后一章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倾向。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