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蜀地 | Dear|Cata | 简书),36创业加盟网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考:蜀地(蜀地 | Dear|Cata | 简书)。
一种莫大的欢愉,无非是在恰到好处的时间,与无利相扰的朋友一起,看到应时的风景,吃到应景的美食,听到应心的歌曲。四美具,二难并,一城为天府,市人皆天子。
五
又是一天上午,心中仍对自己的旅途感到不足,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提起成都,除了百世之功的水利工程,三国故地的武侯庙,繁华的春熙路,热闹的古街锦里,若还有什么不得不提的,那定是那些出山入关的文人名士了。
转了两站地铁和公交,心里念想中的那个地方已经越来越近了。到了目的地,再向前便是竹林镜湖,前方隐约着潜藏半点茅苇的,大概就是杜甫草堂了。我立马正色,缓步向前走去。
草堂周围是没有什么高地的,周围尽是苍葱的颜色。盛夏的阳光灼热而焦躁,上午洒落在这园林中却显得清淡和气。蜀地的水雾受着这阳光的照射,在一股隐约中更见风姿了。
我不知道杜甫旅居于此时,眼前是否就是此情此景。我想绝不会是。以少陵这般沉重而深刻的眼睛,所瞅见的定全是官吏兵车横行,百姓生灵涂炭,绝不是眼前的柔山弱水,茂林修竹。杜甫的入世之心,鬼神共鉴。寒舍中微弱的烛光下,这位诗人定在为周遭的颓唐而泪洒悲叹。且读一读他的诗吧: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哀江头》
像这样忧国忧民,殚精竭虑的天才歌手,怎么可能窝藏于竹林幽境,人迹罕至的隐居之地豢存私乐呢?
这样想着,眼前秀气的草堂,远处被称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以及遍地都是的慵慵懒懒的市民,都与杜甫那双虑国忧民的冷眼和火热跳动的内心格格不入。这位世出儒官,从小以立功立言为己任的诗人,又是怎样在这片因道教濡养而慢悠悠的土地上立身安顿,诗篇累牍的呢?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疑虑者。细看草堂的历史,它是后蜀诗人韦庄发现的,经宋元明多次修葺,在明嘉庆年间得以完工。如此断想,一座残破的草堂,经历过朝代的更变迭代,承受过战争的干戈扰攘,不但没有消损殆尽,反而世世代代得到荫蔽和修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那些修葺者们,也不会不知道这草堂中居住过的是怎样一个伟岸而深邃的灵魂。之所以草堂会有眼前引人疑惑的田园美景,花草虫鱼;我想,不过是这些修葺者们想用一己之力偿还那个失落的王朝欠给杜甫的安宁罢了。斯人已逝,文章犹存,而且“光焰万丈长”,后人只得以一种近乎绝望的修补,来凭吊唐人温厚的盛世中唯一一块仍在滴血的疤痕了。
离开了长安城门的一瞬,这位伟大的灵魂就开始在全国上下四处游荡。四年的流离转徙,翻山越岭,举国之内竟没有一处可容得下这一点点的落魄。但终于,公元760年,成都城西浣花溪畔,一个微小的草堂里,一颗火热的心不再流浪。四川这片醇厚朴实的大山毫无保留地接受了他,同时用高高天险阻绝了哀鸿遍野,血流成河的中原。自此,眼前呈现出的田园风光,虫鱼鸟兽,青城山下的幽静,终于让他得到休养生息,也终于让他有时间总结过去的流离失所,劳苦忧患。 于是,正如人们所见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横空出世,《春夜喜雨》的赞美清澈见底,杜诗中那难能的家国情怀,也在温厚的巴蜀大地上发挥到极致。
我不知道是杜甫选择了成都,还是成都选择了杜甫,我只是惊叹,这般清净无为的道教思想,竟然会孕育出千年以来最达观沉静的儒者。我一直以为,道家思想致力于研究探索广阔世界,儒家思想致力于维护规范和秩序。道家思想开朗野性,儒家思想拘谨驯良。道家思想随和包容,儒家思想坚定负责。千百年来,能将两种思想统一内化成一己之躯的人,实不多见。但如今,在西部苍翠的掩映下,我好像找到了这个人,杜甫。或者说,是到了成都草堂中的杜甫。
成都,或许也只有成都,才最配得上盛唐时期的风范。唐人需要一种容光焕发的安然,他们步履旷达,眼界开阔,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路子铺得很平,他们的神色淡雅却豪迈,他们的笔触不露凌厉却字字珠玑,他们的诗歌温顺大方而自信非凡。或许只有在宏大群山中,一切个人的失意和人间冷眼才显得那么弱小,也只有在无尽的天险中,才有最奇绝的风景能配得上唐人吟出的苍穹。
我总觉得,那些修葺者是否也在这样想,自己要把原本破败的草堂修得端庄点,再端庄点,端庄得对得住杜甫豪迈粗犷的嗓音,端庄得站得下唐人延绵久远的自信,端庄得撑得起这方文明千年以来生生不息的气度。
六
杜甫草堂的景色还在眼前,心中满铺着的图景还未散去,别离就已经早到,在时间的门框中静静等着。
下午的候车大厅人很少,车站里放出了撩人《成都》。太阳混含着灰尘形成的光柱照了进来,像是专门为了离别而准备的。我一时说不出话来,不敢打量身后这块土地。我想,这大概和我第一天来到时的文思枯竭相似吧,情感太复杂便不能用文字这种人造的工具描述。我想,历代贤才文人也肯定是如此,不然,为何只见到他们将锦官城描述的繁花似锦,而对这番复杂的离别只字不提呢?
乘上启动的列车,像是电影在倒带,一切近处景物的后退构成了窗外永恒的图景。无数的山谷在几个小时内被划过,连痕迹都没有平添一笔。我想,川蜀的文化浩荡繁杂,几天的行程像是在吃快餐一样,只能是像画画时所作的草稿,无益于让文化在我脑中消化及成型,只能是由于个人主观的臆感而做出一个印象性的草图和思路而已。从这个层面看,我和列车的状况是一样的,但我完全不能以此为由原谅自己囫囵吞枣的草率。列车只算是地理的快餐,还存留窗子用于浏览外面的真实,我自己却选择了文化的快餐,只能用书上的见闻充斥未历的匮乏。
车厢里无穷多的人,列车逃跑般的疾速行驶,一切热热闹闹的尘世,在群山天险的衬映下,倒显得如虫豸般立于空茫的寰宇之中。一切欢呼或是诽谤,都在千年沉默的回响中哑然无声,一切个人和周遭的不幸和窘困,都在亘古不变的岩洞里沉沦匿迹,一切凭借个人发展的自以为是,都在苍莽的天地间恍然若失。
可惜我还是在地铁上,我依然只是一个门外汉,靠着只有几年历史的崭新铁皮车厢瞥向窗外。我知道,巴蜀是一种有着奇妙特质的文化,它凭着盆地保持着自给自足,借着天险标榜着自己兵家要塞的威名,靠着都江堰成就了自我的天府之国,它融会了无数的文化却杂糅得刚好纯粹,吸引了渺小的朝拜有存留着难得的亲民,它拥有着让众兵家侧目的奇险,同时也具有着西部稀缺的灿烂。它可以说足够幸运,两千年前遇到了李冰父子,一千五百年前遇到了蜀汉,一千年前遇到了诗仙和诗圣......汉唐三国,这几个中国文化的最高峰,巴蜀都遇到了这些顶峰的领唱。这不得不说是一切绝妙的巧合,但同时也是一代蓉城的必然。
几十年的科技将上千年的山峦打磨开洞,车子就在这新开的伤口里过去。我像是闯进这片禁地中的莽夫,走进走出却毫毛不损。我并不为这毫毛不损而自豪,反而感到莫名的心塞。无论文化还是风景,都是需要用疲累和险境换取的,风景与眼睛之间隔着的玻璃越多越厚,玻璃上的水珠和灰尘越密集,景色就越不真切。但我还是想直直地看着群山,从心里打量并虔诚地领会它的一切本意。它带给我的,一方面是温柔,无所不包的温柔,一方面是巍峨,阻绝一切的巍峨。两种看似矛盾的感受竟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地交融着,让人辨不出来二者缘何止何。夜幕姗姗而来,原本的温柔渐渐退去,只剩下一片阴冷冷的巍峨,等这夜幕完全落下,巍峨也退去了,近处的一切已经被黑暗遮住看不到了,蛙声伴着客人浅浅的鼾声,弱的得几乎听不到,只有远处的一点孤月还在发光。但这孤月却不只属于巴蜀了,它的余辉已撒得世界到处都是 ......
等到第二日再梦醒,列车已经在平原上一马平川了。那片巴蜀之地,仿佛一个海市蜃楼,早在梦里的太阳升起之前,便老早退去了吧。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蜀地(蜀地 | Dear|Cata | 简书)详细介绍,如果您对创业项目感兴趣,可以咨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给您项目的反馈信息。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