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席地而坐,这个在如今并不常见的姿势,其实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席地而坐是一种常见的起居方式,人们将席子铺在地上,直接坐在上面。它体现着古人的生活习惯与礼仪规范。而在现代,虽然席地而坐的场景变少,但在一些传统活动或特定环境中仍有出现。那么,席地而坐究竟还有什么别样的意义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1、席地而坐,汉语成语,拼音是xídìérzuò,泛指在地上坐,成语,意为古代人铺席于地以为坐。出自《旧五代史·李茂贞传》。
2、唐朝时期,李茂贞因战功卓著,官运亨通。他恃功自傲,拥重兵干涉朝政,昭宗皇帝即位后,就出兵讨伐他而失败。后来李茂贞几次造反未成功,元气大伤。他的军士自由散漫惯了,经常是席地而坐,开怀畅饮,大呼小叫,只好自生自灭。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