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诸多传统节日被赋予了独特寓意,“聪明节”便是其中一个鲜为人知却饶有趣味的存在。很多人或许对“聪明节”感到陌生,它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清明节。古人将清明节称为“聪明节”,寓意着在这个时节,人们要耳聪目明,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生活。那么,为何清明节会有这样的别称呢?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同探寻。
1、清明节是聪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2、“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居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可这个按照气候变化而设定的节日,根据《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丛书释义,因为“清明”和“聪明”属于谐音,所以清明节也叫“聪明节”。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