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守株待兔》是一则经典寓言。这则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道理。它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在树桩旁捡到撞死的兔子后,便不再劳作,一心守在树桩边等兔子的故事。从互联网知识角度看,这警示我们不能存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只有通过自身努力,积极行动,才能收获真正的成果。
1、《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死守着一个简单的死道理、既定的目标或人和物,要学会灵活变通。做人应该主动努力,不要妄想从此不用劳作、不用行动,就可以得到第一次成功时或幻想的成果。
2、韩非子《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意思是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