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传统风俗。在这一天,人们传承着诸多习俗。首先是扫墓祭祖,这是对先人的缅怀与追思,体现着中华民族尊亲敬祖的传统美德。其次有踏青习俗,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人们走出家门拥抱自然。此外,还有插柳、放风筝等风俗,每一项都蕴含着独特的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1、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2、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