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瓦楞子,在中医药领域并不陌生。它其实是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在我国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因其外壳表面有类似瓦楞状的纹理而得名。瓦楞子在古代就已入药,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等功效。如今,随着对传统中医药研究的深入,瓦楞子的药用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1、瓦楞子,中药名。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subcrenataLischke、泥蚶ArcagranosaLinnaeus或魁蚶ArcainflataReeve的贝壳。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毛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天津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
2、泥蚶,生活于浅海软泥滩中。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皆有养殖。魁蚶,生活于浅海泥沙底中。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区。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顽痰胶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症瘕痞块,胃痛泛酸。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