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人际交往与为人处世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语常被提及。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看,水过于清澈,鱼儿难以存活;人若过分苛察,就很难有朋友。从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这反映了适度包容的重要性。在生活里,无论是职场还是日常交友,过度要求完美、容不得一点瑕疵,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孤立。下面我们深入探讨其内涵。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也有一说水清无鱼——现代汉语词典。
2、《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第六十五
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者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过,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则不可教也,不习则民不可使也。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