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浩如烟海的古文中,“何不炳烛乎”这句简短话语蕴含着深刻意味。它出自经典故事,意为“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呢”。此句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迷茫与困境,这句古语仍能给予启示。那么,它究竟源于怎样的故事?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让我们一同探寻。
1、何不炳烛乎: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出自《师旷论学》。
2、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3、晋平公问师旷:“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呢?”师旷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就像日出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正午时的光芒,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是点燃蜡烛照明一样。点燃蜡烛照明和摸黑走路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学而不倦。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