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与古典文学作品里,我们偶尔会听到或看到“卑人”这一说法。那卑人是什么意思呢?“卑人”是一种较为谦逊的自称,多见于古代。在古代的社交礼仪中,人们常用此类谦称来表示自谦、恭敬。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虽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古代社交文化与语言习惯的一扇窗口。
1、地位低下的人。
2、《汉书·刘辅传》:“里语曰:‘腐木不可以为柱,卑人不可以为主。’”
3、男子自谦之称,犹言鄙人。
4、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周子良﹞曰:敢不闻旨,但恐卑人居前,非礼耳。
5、元本高明《琵琶记·旌表》:“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称孝?”
6、明屠隆《彩毫记·祖饯都门》:“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荆妻亦顶星冠。”
7、欧阳予倩《抢伞》:“既不是卑人亲妹子,缘何答应两三声?”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