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论语》里“人不知而不愠”这句经典流传千年。“而”在其中究竟作何解呢?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字词释义,更涉及对古人智慧的理解。在当今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深入探究文言字词意义有了新视角。通过挖掘古代文献、结合现代学术研究,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而”在句中的意义,进而领悟此句蕴含的处世之道。
1、“人不知,而不愠”的“而”意思是:却。用法:表示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不理解而误解我,我也不生气。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一章,《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