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辙南辕”常与“南辕北辙”相联系,但其并非传统成语,在一些语境中被赋予新表达。它给人一种从北到南或南北不同方向、境遇碰撞之感。在当下文化多元的互联网时代,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各类文艺创作、生活话题讨论中。比如热门剧集《北辙南辕》,就用此展现一群来自不同地域女性的奋斗与情感故事,让“北辙南辕”一词有了新热度。
1、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
2、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3、《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典故】《战国策·魏策四》: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1]译文: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上太行山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2.清.魏源《序》:“南辕北辙,诬圣师心,背理害道,不可胜数。”。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指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标相反。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