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渺星河中,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宛如一颗璀璨明星,备受瞩目。而其中“铭”的含义,更是值得深入探究。“铭”本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文体,它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情感。《陋室铭》以“铭”为名,又赋予了“铭”怎样独特的内涵呢?让我们一同探寻。
1、《陋室铭》的“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陋室铭》原文: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