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信息繁杂的当下,简洁明了的表达愈发珍贵,“要言不烦”这一成语便精准体现了此种特质。“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它出自《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是一种高效的交流境界。在日常沟通、职场汇报乃至文学创作中,能做到要言不烦,既能节省他人时间,又能更清晰地传递核心观点,展现出个人的素养与能力。
1、要言不烦,汉语成语,拼音yàoyánbùfán,意思是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出自《三国志·魏书·管辂传》。
2、成语故事:三国时代,魏国冀州(今河北冀县一带)刺史裴徽部下文学从事管辂,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精通《周易》,全国出名。正始九年(公元248年)十二月间,吏部尚书何晏宴请管辂。想听他谈谈《周易》;同时特邀请尚书邓扬相陪,以示重视。可是,管辂在开始的交谈中,却不谈《周易》中的事。邓扬就问管辂:“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管辂回答说:“夫善《易》者不论《易》也。”对这个回答,当时在场的、掌管军事大权的何晏甚为赞赏,笑着说道:“可谓要言不烦也”。这就是“要言不烦”的来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