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私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多元化,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弟子规》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准则。用其教育自私的孩子,不仅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从根源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他们懂得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1、把善的意愿表达给他人,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弟子规》里有一句话:“晨则省,昏则定。”原意是子女要早晚问候父母,侍奉父母起居。现在,甭说侍奉起居了,单单是早晚问候,可能很多孩子都做不到。
2、做事任意妄为,势必害人害己。《弟子规》里有一句话:“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教育孩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考虑周围的关系,考虑周围人的利益与感受。这是教育孩子如何获取在生活空间中协调做事的能力。“苟擅为,子道亏”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家长的教育,让家长自己做到教育孩子关注细节,注意他人,排除自私的想法。
3、自私的人最终都会失败。《弟子规》里有一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学会分享,你会更幸福。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自己私欲的过程,就是学会分享的过程。人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是与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自己的利益是依赖于他人的,是与他人互相关联的。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