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咨询
在日常交流里,“毛子”这个词并不少见,很多人好奇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毛子”是旧时代中国人对俄国人的一种俗称。这一称呼的由来与俄罗斯人毛发浓密的外貌特征有一定关联。在过去的历史语境中,它带有一定调侃意味。不过,如今时代变迁,语言环境也在变化,使用该词时需结合具体场景与情感,避免产生误解。
1、毛子(晚清时期对洋人的蔑称)毛子(又称“老毛子”),原为东北人对俄罗斯人的蔑称,后流传于整个华人社会。清末,直隶人和山东人对西洋人的蔑称,义和团时期尤盛。
2、毛子[máozi]清末河北、山东民众及义和团对西洋人的贬称。又称教民及办理洋务者为“二毛子”。
3、《中国歌谣资料·义和团歌谣》:“逮着洋毛子,砍个脖子齐。”《恨海》第二回:“忽然一堆人,捲地而来,也不知为数多少,没命狂奔,口中乱嚷:‘不好了,毛子来了’”!洪深《走私》:“看不出他是真毛子,还是假充毛子”?
4、方言。旧时指土匪。
5、方言。细碎的毛。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