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一直流传着“鱼生火肉生痰”的说法,你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吗?从中医理论来讲,鱼性温,过量食用易助热生火,使人出现上火症状,如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而肉,尤其是肥腻肉类,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水液代谢,进而生痰。不过,这并非说不能吃鱼和肉,而是提醒我们饮食要适量、均衡,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1、鱼和肉虽好,但不能食用过量,否则就会伤害身体。
2、鱼生火,肉生痰是指鱼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蓄积,食用肉类食物后,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
3、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鱼肉如带鱼、鲢鱼、鳝鱼等都属于温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蓄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生火”。因此,内热偏盛及阴虚火旺体质者要少吃温性的鱼类。
4、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属于高蛋白质的食物,如果吃得过多,又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会使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出现问题,造成牙龈、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状。
5、“肉生痰”并不是说吃肉过多就容易咳嗽生痰,而是说过多食用肉类食物后,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
6、肉类含有大量的脂肪,过量摄入容易引起血脂、血液黏稠度升高,临床检查时常会表现为血液浓稠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而这正是中医痰瘀互结的一种客观表现,也正是“肉生痰”的外在反映。此外,肉中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吃多了也会导致上火症状。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