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奔命”这个词,可它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看,“奔命”有奔波于使命、任务之意。在现代语境里,它更多形容人忙碌、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像“疲于奔命”就凸显了这种状态。从文化角度追溯,它在古代典籍中也多次出现。深入探究“奔命”含义,能让我们更好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生活写照。
1、奔命,汉语词语,拼音是bèn mìng,意思是应急出战的部队。
2、出处
《左传·成公七年》:“尔以谗慝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左传·成公七年》:“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
《三国志·郭淮传》: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
《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广德初,吐蕃、党项内侵,诏集天下兵,无一士奔命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辕门射戟曹孟德败师淯水》:且彼或来借粮,或来借兵:公若应之,是疲于奔命,而又结怨于人;若其不允,是弃亲而启兵端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楚罢于奔命。”
唐杨炯《序》:“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
《旧唐书·黄巢传》:“尚让、林言率前锋由禁谷而入……僖宗夜自开远门出,趋骆谷,诸王官属相次奔命。”
《水浒传》第四一回:“那一伙马军,吃了一惊,各自奔命,拨转马头便走。”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邯郸。”李贤注引《汉书音义》:“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若有急难,权取骁勇者闻命奔赴,故谓之‘奔命’。”
《后汉书·任光传》:“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