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往昔岁月里或许都曾承载着不平凡的故事。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吴淞,回溯那场意义非凡的吴淞战役。吴淞地处上海,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吴淞战役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是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关键一役。当时的战场硝烟弥漫,爱国将士们浴血奋战,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此役不仅彰显了民族气节,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一同探寻这场战役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吴淞要塞遗址位于今上海市区北部,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旧志称之“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因此得名。历来都是要塞之地,所以大多都被当做是海防要塞经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任职江南提督的陈化成曾在这里与英军对战了很久。吴淞炮台修建于光绪年间,并不断扩建,东西南北和狮子林五座炮台逐渐形成了要塞阵地。对于守住长江口,吴淞要塞至关紧要,但当时这里的将领十分消极,吴淞要塞的总指挥官、总台长邓振铨的个人性格,当时清朝与日本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里规定日军可以在吴淞江面自由出入,所以,邓振铨不敢把吴淞的水道封闭,这样一来,日军出入吴淞毫无压力。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英雄人物—死战吴淞陈化成,民族英雄陈化成出生在福建金门的一个渔村。早年时的陈化成,因为成长在海边所以精通水性、无畏无惧有着海上男儿的风范。后来由于家庭缘故,陈化成就跟随爷爷前往台湾生活。在同爷爷生活的日子里,陈化成听到了许多抗击外来侵略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陈化成做起了英雄梦,他想要成为受人民爱戴的好将军。少年时的影响,造就了陈化成日后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嘉庆三年,福建海域遭到反清势力、海盗两股势力的袭扰,而朝廷财政捉襟见肘无法组织水师进行有效抵抗。在这种大环境下,福建官府只能在地主的支持下,招募乡勇组建水师。就在水军招募时,陈化成刚好失去了职业于是他就跟随叔叔加入了水军。在进入部队后,陈化成的才能一下就显露了出来,由于他精通水性常常被安排去偷袭敌军后方,因此立下了很多战功。在海域安定后,陈化成受到封赏并正式加入福建水师开始了他的领兵道路。
发生范围
1842年6月16日,英军进攻吴淞。陆军在吴淞西岸登陆。陈化成指挥清军开炮,以猛烈的跑火阻击英舰。炮战进行了一个小时,炮火的猛烈让英军感到震惊。英军在东炮台登集中火力攻击西炮台。部分清军逃脱了,陈化成孤立无援,在战斗中肋部受枪伤,鲜血染红了战袍,但他坚持战斗,最后壮烈殉国。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前中英曾多次交战,而这些战斗却很少有人了解。在这些战斗中涌现了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在心。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