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加入厂甸庙会的人潮中,瞬间被那热闹非凡的氛围所包围。厂甸庙会作为老北京的传统民俗盛会,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踏入庙会,仿佛穿越回了旧日时光。道路两旁摊位林立,各类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有色彩斑斓的风筝、栩栩如生的面人、精致的糖画等,让人目不暇接。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糖炒栗子、茶汤、灌肠等特色小吃,引得人们纷纷驻足品尝。老北京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喜庆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热闹的庙会交响乐,让人真切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与韵味。
一年一度的厂甸庙会,今日上午(大年初一)在西城区琉璃厂街举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于此,享受具有深厚底蕴的饕餮文化盛宴。
因厂甸庙会离家较近,我与往年一样,自愿加入庙会拥挤的人潮中,并将人如潮涌的景象保留在手机中。
大年初一的今天,琉璃厂东、西街上,红红火火,吉祥喜庆。因为空中和树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各门店前也张贴着大红对联和福字,还有整个街巷人如潮涌的游人,脸上也都绽放着红红的笑容。
厂甸庙会,在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街。琉璃厂街东西走向,长约一公里,东至延寿街,西至东椿树胡同,南北走向的“南新华街”,将琉璃厂分成东、西两街。如若前往,即地铁2号线和平门站出口往南500多米。
厂甸庙会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它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民国到解放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厂甸庙会依然红火热闹,声名远播。此后,因故停办30多年,2001年又重获新生。
从清代始,琉璃厂就逐渐形成了以经营书籍为主的街市,华夏书肆与文人雅士聚集,随之“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因此,这里也就商铺林立,名品云集至今。目前,琉璃厂计有文化店铺200余家,而鼎鼎大名的荣宝斋、戴月轩、一得阁、清秘阁等一批中华老字号,则成为琉璃厂名扬天下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近几年,经过科学规划和翻建修缮,在琉璃厂古街巷建筑精华得以保存的同时,也完善了以经营“笔、墨、纸、砚”为特色的文化街区。2008年,琉璃厂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为“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11年,琉璃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共同授予“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第一街”的荣誉称号。
来此一游的大人孩子们虽然喜气洋洋,但他们游览欣赏目的不同:老年人是为曾经的文化回忆而来;年轻人是为着吸取中华文化营养而来;而小朋友们是为着传统文化的熏陶而来。总之一句话,大家都对庙会上的“文化”招牌情有独钟。
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对华夏儿女还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
刘洋2024年2月10日原创文图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