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20师,在我国抗战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由红二方面军、红27军、红28军等部改编而成,于1937年正式组建。120师肩负着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开赴抗日前线。在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的带领下,120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指挥,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其参与的多次战斗,不仅歼灭了大量敌人,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成为了抗战时期一支令敌人胆寒的钢铁劲旅。
第120师
属于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937年8月25日由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改编而成,下辖第358旅、第359旅、教导团,初期师长为
贺龙,副师长
萧克,政训处主任
关向应,副主任
甘泗淇,参谋长
周士第。组建了
晋西北军区(后改为
晋绥军区)。1940年参加
百团大战。1942年,与八路军
陕甘宁留守兵团等部合组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发展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
西北军区。
1937年9月2日,一二〇师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除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和师直属五个营留在陕北担任保卫河防任务外,其余主力八千余人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于9月3日出发,13日在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17日进抵榆次地区。9月23日,一二〇师奉命从榆次开赴管涔山地区。28日师部率三五八旅进到神池地区集结,在宁武、神池、朔县一带阻击日军,三五九旅开赴五台山、平山地区。9月29日一二〇师命令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副团长宋时轮,率领该团第二营组成宋支队(宋时轮支队、雁北支队),开赴雁北大同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37年10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关向应为一二〇师政委。甘泗淇为师政治部主任。李井泉为三五八旅政委,王震为三五九旅政委。
1938年1月5日一二〇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整训、扩编。组建714团、718团、719团等部。
1938年3月收复晋西北七县城战役,历时二十多天,歼敌一千五百余人,缴山炮一门,汽车十四辆,步机枪二百余支,收复岢岚五寨、神池、河曲、偏关、保德、宁武七个县城,把日军追到朔县、大同附近,初步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1938年7月29日,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指示,一二〇师决定派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师骑兵营一连及动委会游击第四支队,共二千余人组成一二〇师大青山支队,8月1日从五寨出发挺进大青山。大青山支队司令员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治部主任彭德大,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政委朱辉照,参谋长李文清。一营营长傅传作、副营长邹风山、二营营长唐金龙、三营营长陈刚。动委会四支队长刘墉如,副支队长黄镇(不久牺牲,王贤光接任),政委宁德青,政治部主任曹振之。主力入归(绥)武(川)陶(林)集(宁)之间地区,另以一个营活动于平绥路南,以保大青山与雁北地区之联络。
1938年11月下旬,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三五九旅配合晋察冀部队粉碎日军二十五路围攻,歼敌三千余人。战役结束后,三五九旅仍坚持恒山地区,三五八旅返回晋西北静乐、岚县一带地区。根据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军委决定由贺龙、关向应率领一二〇师主力挺进冀中,执行三项任务;一、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二、帮助冀中三纵队;三、壮大自己力量。
1939年4月中旬,一二〇师七一五团与冀中军区第四支队合并,编为独一旅,旅长高士一,副旅长王尚荣;七一六团与冀中军区第五支队合编为独二旅,旅长魏大光,政委廖汉生。并组成了一二〇师独立第四、第五、第六支队。
1939年8月7日,中央军委电示八路军总部和一二〇师:为粉碎国民党的反共阴谋,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加强河防,准备应付突然事变,我之戒备兵力有必要的调动。除命令三五九旅开赴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地区,巩固绥德警备区外,一二〇师在冀中各部队移至恒山地区三五九旅位置,并视情况再移至晋西北地区,以利指挥。8月8日,贺龙令三五九旅立即开赴绥德警备区,留徐景贤一部与刘苏的察绥游击队组成雁北支队,坚持恒山地区斗争。9月1日,一二〇师独立第一旅、第二旅和第一支队组成第一梯队,由张宗逊、张平化率领,进到行唐西北口头镇回师晋西北。
9月10日,独二旅改为三五八旅,张宗逊任旅长,张平化任政委。这时,两个三五八旅并存,一称张八旅,一称彭八旅。9月19日,贺龙率师直七一六团从博野出发赴晋西北。一二〇师在冀中八个月共作战一百一十六次,歼日军四千九百余人,由到达时冀中时的六千三百人扩大为二万一千人,同时帮助整训了八路军第三纵队,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
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
714团:1938年1月宁武地区的忻崞独立团改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后廖汉生为团政治委员、曾来古(曾征)为团参谋长、伍晋南任团政训处主任。为进军雁北地区(晋西北),1937年9月底第一二0师组建“宋时轮支队”,宋时轮为支队司令员,伍晋南为支队政治部主任,参谋长陈坊仁。该支队900余人,以第七一六团第二营(陕北红二十八军)为骨干组成,营长陈坊仁。1938年1月汾阳孝义地区组成的三泉游击队改编为七一六团新的第二营。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合成第一旅。
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
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
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留守陕北。1938年1月平山、井陉地区的工作团所组成的平山独立团,改编为七一八团
719团:1938年1月崞县新兵团改编。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合成第一三九旅。
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
第120师炮兵营:红二十七军242团改编。营长刘锡山(陕西安定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9年6月在绥德病故)。1937年12月改编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第一营。
第120师辎重营:红二十七军243团改编。营长罗元炘。1937年12月改编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第二营。
第120师特务营:红军陕北独立第1师及陕北独立团改编。营长白志文。1937年12月改编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5团。
第120师工兵营:红军陕北独立第2师(神府红军独立三团沿革)改编。营长王兆相。1937年12月改编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6团。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