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武术的广袤天地中,“软功”作为传武四大功之一,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软功并非简单的柔韧性训练,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武学智慧。在古代,习练软功是武者提升自身战斗能力、拓展身体机能的重要途径。如今,软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武术对抗中,还在养生、艺术表演等领域大放异彩。它能帮助人们打开身体的关节,增强肌肉的弹性和韧性,让身体更加灵活自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软功的奥秘与魅力。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功到底是什么?传统武术分马上步下的功夫,讲十八般兵刃,各有各的功,难以简单概括。各门各派也有许多自己的功法,难以一一详述。传统武术可不是打几趟拳那么简单。今天就介绍一下过去的一个提法,软硬轻药四大功。
软功指的是肢体绵软,柔韧性强,可弯曲度大。抻筋拔骨,压腿下腰就是这类东西。一定程度的柔软是身法的基础,否则完不成大角度的关节配合。有些练形意的前辈使龙形时能由下向上轻松踹到对手下巴,腰腿活软是关键。中国跤也比较注重软功的训练,有时候被对方绊住时不够软则逃不开。擅长腿法的,软功更是必修课。戳脚里的鸳鸯腿,后撩腿一般人踢到腰都费劲,高手可做到倒打紫金冠,奔自己的后脑勺去。
倒踢紫金冠大致是这个意思,这图是舞蹈动作,和武术动作劲力不同
练擒拿的也会练些软功,可弯曲度大才不会完全被对方拿死。比如说为了对付撅大拇指,提前就得把自己练出来,没事儿就拿拇指往小臂上压。有人是天生柔软,一个朋友什么都没练就能轻松把大指压在小臂内侧,这就是人比人气死人的事了。除这种天赋异禀的外,大多数人得练才行。见过一位形意前辈,小个子,胳膊也不长。他喜练蛇形,可以拿一侧的手经脖颈异侧绕回来再摸到自己同侧的耳朵。他拿胳膊缠人别人跑不了。过去一些绿林人士练软功练缩骨是为了偷盗、逃狱等方便。还有的练软功是和内功结合上,在特定姿势下的呼吸和平时难度不一样,这和瑜伽是一个道理。
软功这东西,年轻的时候气血足关系不大。上年纪后气虚血弱,软功就得适当缓一缓了,以免血不养筋得痿症。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