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县保卫战,是抗战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尤其是川军在此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更成为了中国军民顽强御敌的光辉典范。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日军妄图凭借强大武力迅速攻占滕县,进而打开进攻徐州的门户。装备简陋、补给匮乏的川军临危受命,毅然奔赴战场。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坚固防线,在滕县的每一寸土地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这场战斗中,川军将士们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牺牲。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1938年2月,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逃,日军长驱直入,青岛,济南等地相继沦陷,距离徐州一百多公里的的山东滕县是扼守津沪铁路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1938年3月14日,日本关东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侵略山东滕县,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保卫滕县,日军赤柴八重藏第十步兵联队和川军第四十一军王铭章部在滕县展开激战。
打完晋东战役的川军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中将临危受命,担任第四十一军前敌总指挥兼滕县城防总指挥,全权指挥滕县保卫战。
王铭章亲率一二二师师部,一二四师师部火速进驻滕县,一二二师防守东门和北门,一二四师防守西门和南门。
王铭章昭告全城:“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我要用行动表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会灭亡的。”
川军第四十一军下辖一二二师和一二四师两个师,是乙种军,总兵力8582人,大部分在滕县外围防御,滕县县城守军只有师部特务连,通讯班,卫生队,以及七二七团三个步兵连,七三一团一个营,共2500人,加上警察,保安团的500人,满共只有3000人(相当于一个团),他们没有重武器,弹药不足,只有迫击炮8门,七九汉阳步枪,捷克轻机枪,三十节式重机枪8挺,手榴弹和大刀,装备处于明显的劣势。
而日军赤柴八重藏第十联队总兵力2654人,是甲种联队,不仅有二十多架轰炸机提供空中支援,还装备坦克,九四装甲车30辆,八九式中战车10台,速射炮4门,山炮4门,75mm野战炮8门,九六式150mm重型榴弹炮12门,无论是武器装备,身体素质,还是拼刺技术,单兵作战能力,指挥官军事指挥水平都远远高于川军。
3月16日,日本陆军飞行队和野炮第一大队向滕县投下3000余发炮弹。3月17日,日军集中五六十门火炮,二十余架飞机狂轰乱炸,高10米,厚5米的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敌军在轰炸机,坦克的掩护下从南门蜂蛹而入,西门,东门相继失守,川军弹尽粮绝,拼刺刀,和敌人肉搏,打退了敌人十几次冲锋。日军使用毒气弹,川军猝不及防,寡不敌众,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中将腹部中弹殉国,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甲辛,少校参谋谢大埔壮烈牺牲。
赵渭滨
邹绍孟
陈离
一二四师师长陈离受伤住院,由税梯青代理师长,参谋长邹绍孟,七四〇团上校团长王麟,727团1营3连连长张荃馨,副连长贺吉仓为国捐躯。三七〇旅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潮濂身受重伤,三七二旅旅长曾甦元重伤,三六四旅旅长王志远,城防司令张宣武负伤,仅有有七二七团三营副营长侯子平、连长胡绍章和警卫副官李少昆带领300人突围成功,留守城内的300多重伤川军官兵引爆手榴弹,自杀殉国。18日午后,日军占领滕县,滕县沦陷。
滕县县长周同得知王铭章战死,抚尸痛哭,登上城墙,纵身一跃,壮烈牺牲。
王铭章率领3000川军将士,坚守滕县四天三夜,阻击日军108个小时,打击了日军矶谷廉介师团的嚣张气焰,日军南犯徐州的计划破灭,为中国军队赢得台儿庄大捷争取到充分的准备时间,鼓舞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军心和士气。
据战后统计,川军阵亡945人,受伤805人,失踪540人。日军阵亡16人,受伤129人,失踪3人,伤亡比为15:1,阵亡人数比为59:1。
《扫荡报》称赞川军:“抗战之烈,死亡之勇,前所未闻,实开守土殉城之先例。”
毛主席题词:“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为中华民族争光。”
3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追赠王铭章为陆军上将,准给特恤一万二千元,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词:“民族光荣,烈比雎阳,死重泰山。”
5月9日,王铭章烈士的灵柩运抵武汉火车站,武汉各界300团体,七万民众举行隆重公祭。中共中央吴玉章,八路军代表罗炳辉和齐光等人参加祭礼,并送挽联花圈。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在滕县修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