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瑰宝,拥有众多流派和传承脉络。其中,相声世家“焦家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底蕴,刘立福便是“焦家门”中闪耀的存在。刘立福在相声艺术领域深耕多年,以其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赢得无数观众喜爱。他出身于有着优良传统的“焦家门”,从小耳濡目染相声艺术,不断汲取先辈们的艺术养分。在传承“焦家门”相声特色的同时,刘立福也不断创新发展,为这门传统艺术注入新活力。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刘立福的相声世界,探寻“焦家门”的艺术奥秘。
相声考136:相声世家“焦家门”之刘立福
刘立福,生于1924年,天津人。
刘立福门里出身,父亲刘健英是陈派评书开山鼻祖陈士和的徒弟。和中国曲艺家庭的孩子一样,刘健英很早就对刘立福进行曲艺方面的教育。但和其他曲艺家庭不一样之处在于,或许是刘健英觉着靠卖艺养活全家太难,还不如让孩子学一门手艺,所以即便教刘立福一些曲艺本事,刘健英还是在刘立福15岁时,送他到元昌金店当学徒;学徒一般都是三年,在金店也学三年,成为一个手艺人。或许是父亲在他心里埋下了曲艺的种子,刘立福闲暇之余便经常去南市通海茶楼听父亲说书,久而久之对评书产生浓厚兴趣。刘立福不单听评书,还听相声。刘健英和张寿臣是好朋友,张寿臣在小梨园演出,刘立福又转到小梨园听相声。在小梨园演出的还有刘宝全、荣剑尘、常连安等业界大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曲艺,比较了各个曲艺门类后,刘立福觉着最喜欢的还是评书,于是便有了改行的念头,他要从一个手艺人变成一个评书人。
应该说刘立福成为一个评书人是个非常容易的事儿,可是,此时刘立福还不到二十岁,太年轻了,压不住镇,用行话说是不“压典”。评书行是养老不养小,年轻人在台上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台下的观众不相信呀。有句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是看不起年轻人,觉着年轻人经验不足。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在台上说评书,台下观众会想:这个年轻娃娃知道些啥呀,就敢在这里胡言乱语?台下坐着的观众都比台上说评书的岁数大,那么台上的说评书艺人说出来的话,观众都不大认可,没有可信度。打个比方,你去中医馆看病,你挂号的话,肯定挂老中医的号,觉着老中医才经验丰富,肯定没有一个人去挂一个不到20岁年轻中医的号。所以,中医是养老不养小。即便是西医,40岁以上的大夫给人的感觉才好,20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只有跟着老医生屁股后实习的份儿。
也正是这个原因,说要年轻人如果想说书,只能先从相声入行。相声说好了,尤其是单口相声说好了,再来说评书,轻而易举。至于相声,很多是从娃娃学起,站在板凳上说相声,也会有观众鼓掌。常宝堃四岁就跟着常连安卖艺,刚开始玩的就是娃娃哏(小孩儿哏),后来才和赵佩茹搭档。所以相声门入室弟子都年轻,很多是儿徒,评书门弟子很多是寄名弟子,说相声有一定水平了,再在评书门拜个师父。郭德纲、于谦、高峰、李菁都是先学相声后学评书,先拜相声师父,后拜评书师父。
不到20岁的刘立福现在即便爱死了评书,也不能上舞台说评书,他要先从相声学起。现在的问题是,拜相声门师父可以,但拜谁呢?相声门按“德寿宝文明”排辈,评书门按“健立功业”排辈,刘立福老爹刘健英在评书门里是“健”字辈,辈分很高,自然刘立福要在相声门拜师的话,不能拜辈分低的。相声门里张寿臣无论声望还是艺术水准都首屈一指,如果能拜在张寿臣门下,那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儿。张寿臣和刘健英关系莫逆,很早就喜欢天资聪慧的刘立福,一听说刘立福想拜在自己门下,很开心,就答应了。张寿臣的徒弟大都按“立”字排辈,尾字大都是带“木”字旁的字,如常立桐、刘立棠、冯立樟、康立本、田立禾等,张寿臣据此为刘立福取艺名“立福”。
不成想这事儿有了意想不到的枝节:眼看就要举办拜师仪式,却遭到了长辈的反对。刘健英师娘对刘健英说:你儿子要给寿臣磕头拜师,那可不行,你师父(陈士和)和寿臣是口盟把兄弟,这不坟地改菜园子拉平了吗?老人家说得有道理,陈士和喊张寿臣兄弟,刘健英喊张寿臣叔,如果刘立福拜师张寿臣的话,那刘立福就喊张寿臣师父,着实乱辈了。
相声霸王张寿臣历来都是重视规矩,但又坏规矩的人,就像单位领导制定规矩,可是单位领导又往往坏规矩一样,张寿臣说:摆知就免了,立福算我寄名徒弟,他该说相声就说,谁要反对让他找我来!从此,刘立福便列入张寿臣门墙,和冯立铎、王家琪、张嘉利、赵心敏、刘广文、刘奎珍、朱相臣等人一起撂地演出。
后来,刘立福才转到评书。1948年,刘立福拜了评书陈派传人张健声为师,张健声也是刘健英的师弟。按评书门“健立功业”排字,恰好刘立福也属于“立”字辈,就这样,一个刘立福的“立”字,占了相声、评书两门。
刘立福作为陈派评书第三代掌门人,他最拿手的是说《聊斋》,他能将《聊斋》说得天花乱坠,说成各种类型的小说,说成他自己独家的“版权所有”,听完刘刘立福的《聊斋》,你如果再听别人说《聊斋》,你会感觉你听的是垃圾。就这样,刘立福成了评书界的一杆大旗,高高地飘扬在评书的土地上,其威望和艺术造诣令一众评书艺人钦佩和敬仰。
1980年,刘立福参加天津市实验曲艺团,任曲艺队队长。
2003年,刘立福荣获天津曲艺家协会、天津曲艺促进会颁发的“曲艺事业终身成就奖”。
2015年,刘立福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派聊斋评书”传承人。也就在这一年的11月30日,刘立福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刘立福夫妇
刘立福的评书语言通俗生动,思路细致严谨,情节跌宕曲折,表演时台风亲切大方,口齿清晰,长于摹拟各色人物的神态。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