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陆军的历史中,田中静一是一个独特且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是日本陆军大学校中唯一拥有陆军大将军衔的校长。陆军大学校在日本军事体系里地位举足轻重,是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核心学府。田中静一能获此高位并担当校长之职,足见其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与深厚造诣。在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环境下,陆军大学校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输送了众多骨干力量。而田中静一以大将身份掌舵该校,他的军事理念和教育方针无疑对众多学员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经历也成为研究日本近代军事史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日本陆军大学校存在于1883年至1945年,是日本培养陆军高级将领的摇篮,在其存在的62年间,共培养了3485名毕业生,平均每年只有56名毕业生,堪称是精英中的精英,毕业成绩前6名者可获天皇御赐军刀,因此这6人也被称之为“军刀组”。
陆军大学“军刀组”合影
陆军大学校毕业生大都被分配至参谋本部、陆军省和教育总监部这三大陆军中枢机构任职,期间或被派往国外担任驻外公使馆武官等职,但更重要的是被下放到野战部队历练,先后担任中队长、大队长、联队长、旅团长、师团长等军职,而这些人几乎都曾在关东军服役,因为实战的机会比较多。
在陆军大学校存在的62年里,共有45位校长,为中国军迷所熟知的有宇垣一成、金谷范三、荒木贞夫、牛岛贞雄、杉山元、多田骏、冢田攻、下村定、冈部直三郎、秦彦三郎、田中静一等人,其中田中静一是唯一的陆军大将衔校长。
田中静一
田中静一(1887—1945)是日本兵库县人,出生于地主家庭,1907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与今村均、本间雅晴等人为同期同学,在1000余名毕业生中名列第43位,毕业成绩堪称优秀,被分配至步兵第10联队服役。
1913年12月以中尉军衔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8期,与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牛岛满、下村定、山下奉文、吉本贞一、荻洲立兵、酒井隆、吉住良辅、桥本群、黑田重德等人为同学,及至1916年11月25日毕业时,以第3名的优异成绩与下村定、山下奉文、吉本贞一、桥本群等人成为该期“军刀组”,荣获大正天皇赐予军刀,被分配至陆军省军务局任职。
1919年3月,田中静一被派赴英国牛津大学研习军事,期间曾作为马上旗手,参加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游行,1922年8月回国后晋升陆军少佐,并在参谋本部任职,期间曾赴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等地游历考察军事,曾下派到步兵第22联队任大队长。
田中静一在英国留学时留影
1926年5月,田中静一又被派往日本驻墨西哥公使馆出任副武官,期间被晋升陆军中佐,1928年3月又调回参谋本部,出任第二部欧美课美国班班长,开始专职从事对美情报工作。
1930年8月1日,田中静一被晋升陆军大佐并出任第2联队长,任内曾随白川义则率领的上海派遣军出征上海,参加了“一.二八淞沪会战”,由于国际联盟调查团抵达上海居中调停,日方首席代表重光葵与中方首席代表顾维钧就上海停战进行了艰难的谈判,最终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在上海战事结束之后不久,田中静一被调到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担任副武官,曾负责向美国有关方面解释成立满洲国的合理性,任内还曾与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打过交道。
麦克阿瑟
1934年5月,田中静一任期结束后回国,被留在参谋本部任职,三个月之后出任第四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东久迩宫稔彦王,此人乃是皇族出身,既是裕仁天皇的叔叔,又与裕仁天皇是儿女亲家,在日本陆军将领中的地位十分突出,田中静一得到东久迩宫稔彦王的提携,于1935年8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并出任步兵第5旅团长。
“二.二六事件”不久,田中静一被遴选为宪兵司令部总务部长,负责后勤总务工作,一年以后调任关东宪兵司令官,而在此之前,东条英机曾担任这一职务,日本宪兵本部隶属于陆军省管辖,但关东宪兵司令部却隶属于关东军作战序列,直接隶属于关东军司令官管辖,其宪兵司令部最早设在旅顺,后来迁址至奉天(沈阳)。
旅顺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旧址
1938年7月15日,田中静一晋升陆军中将,并被调回日本出任宪兵总司令官,任内与陆军次官东条英机联手建立起战时宪兵政治,日本宪兵人数并不多,最高峰时期也就3万多人,但却以臭名昭著闻名,一些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中就经常会出现日本宪兵的形象,全都是凶神恶煞似的,令人深恶痛绝。
1939年8月1日,田中静一接替其同学荻洲立兵出任日军第十三师团长,当时该师团隶属于日军第十一军战斗序列,这是日军在华唯一的野战机动兵团,负责在中华大地上攻城掠地,田中静一在其任内经历了冈村宁次、园部和一郎和阿南惟几三任司令官,当时第十三师团在湖北宜昌附近担任警备任务,其上任伊始就遭遇中国军队冬季攻势的反击,第十三师团之第103旅团即遭到张自忠所部奇袭,苦战40余天才勉强守住阵地。
枣宜会战期间,田中静一曾率领第十三师团与第三十九师团、池田支队配合围攻张自忠统帅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所辖的五个师,由于中国军队保密意识不强,期间的往来电报被日军截获,被日军获知各部具体位置,尤其是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部被日军侦听到具体方位,因此遭到日军的合围,张自忠的特务营伤亡殆尽,张自忠本人也因身负重伤而壮烈殉国,成为中国军队自抗战以来牺牲的最高将领。
枣宜会战示意图
1940年9月28日,田中静一再次出任日本宪兵总司令官,一年以后又出任日本东部军司令官,但他履职仅仅两个多月就被调离,回到参谋本部出任部附,1942年8月接替其老同学本间雅晴出任第十四军司令官,成为日军驻菲律宾占领军最高长官,任内曾因疟疾而高烧不退,被送回东京医院治疗,于1943年9月晋升陆军大将并出任军事参议官。
1944年8月3日,田中静一以军事参议官兼任陆军大学校校长,成为该校历史上唯一的陆军大将军衔校长,这所培养日本陆军高级将领的学校,也可以说是战犯的摇篮,早期校长的军衔为大佐或少将,后来大多由中将军衔者出任校长,而以军事参议官兼任校长者,田中静一是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特例。
日本陆军大学校老照片
日本为了防御本土安全,于1945年4月组建并划分作战区域及作战部队序列,设东北军管区(仙台)、东部军管区(东京)、东海军管区(名古屋)、中部军管区(大阪)和西部军管区(福冈),分别由第十一方面军、第十二方面军、第十三方面军、第十五方面军和第十六方面军指导和统辖,军管区司令官由方面军司令官兼任,田中静一出任第十二方面军司令官兼东部军管区司令官,其司令部设在东京,负责东京地区的防御作战任务。
1945年8月14日,裕仁天皇在皇宫召开最后一次御前会议,听取和征询各方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项条款,并拟定于8月15日12时向全国宣读《终战诏书》,这一绝密消息被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外泄,陆军省的一些青年军官接受不了日本战败的事实,一波波地赶到田中静一的司令部,企图游说守卫东京地区的最高指挥官田中静一谋反,以阻止日本无条件投降,田中静一自然明白这些人的目的,但未等这些人张口说明来意,就被田中静一赶出办公室。
裕仁召开御前会议
当时还有一部分叛乱官兵,企图闯进日本皇宫抢夺裕仁天皇录制的《终战诏书》录音带,这样的场景甚至被拍摄成影视剧再现,田中静一也是极力说服叛乱的官兵,并因此还得到裕仁天皇的召见。
1945年8月24日,田中静一在领兵镇压了另一起企图拒绝投降官兵的叛乱之后,在自己的司令部长官室举枪自尽,他没有勇气像陆军大臣阿南惟几那样,以日本军人独有的标准方式切腹自杀,而且还拒绝“介错”,在其自杀后不久的9月12日下午,田中静一的顶头上司、第一总军总司令官杉山元也在自己的办公室开枪自杀,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杉山元的老婆却是依照日本武士传统的自杀方式,在当日以短刀切腹并戳穿心脏而亡,这对夫妇的死亡方式,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杉山元这位日本帝国“元帅”,其自杀的勇气还不如一个女人,以致成为被人嘲讽的对象。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