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是一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人口迁徙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参与下南洋的人群来源广泛。其中,福建人和广东人是下南洋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福建多山少地,人们为谋生计,大批前往南洋;广东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也促使众多百姓背井离乡下南洋。
关于哪个国家华侨最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华侨数量颇为可观。马来西亚有大量华人聚居,他们在当地的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力。新加坡华人占比极高,对当地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下南洋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格局。
明朝末年,中原王朝日益衰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当土地不能养活足够人口的时候,很多百姓会选择去逃荒。这其中,南洋的各国成了逃荒主要的目的地第一,去南洋各国闯荡的过程,叫做下南洋。
下南洋的人,超过90%的人来自于广东和福建。所以在某些南洋国家,这些华人的后裔,普遍会讲粤语,客家话,闽南语或者福州话。
下南洋和闯关东,走西口不同的是。这些人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去到了其他的国家。存在风俗习惯不同,文化差异和气候不同还好说,语言不通这怎么办呢?
首先,当明朝末年的时候,东南亚的各国普遍比较落后,华人涌入这些国家,可以完全把自己在中国的农业技术带到当地,由于人数较多,形成了群体,所以生存希望更大。
其次,东南亚各国为了吸引华人去种植,以及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工厂需要华工,当地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例如免费提供大米和食盐,提供交通工具,提供警察的保护,和提供永久居留权。
最后就是当这些华人在侨居国家的事业有所起色的时候,家乡的亲戚朋友则慕名而来,协助发展。
前文说过,这些下南洋的华人超过90%来自广东和福建。除此之外,广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江西也有少数人参与。但是由于北方人比重很小,所以当地的华人圈并未大范围流行说国语,反而说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的居多。
那么哪个国家的华人比例和人口最多呢?
第一名大家应该也想的到,是新加坡,新加坡华人人口超过70%,约有400万人。
第二名是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大概25%,华人总人口则超过了新加坡,达到了700万人。
第三名是泰国,华人大概占15%,约900万人。
第四名,第五名和第六名是文莱,巴拿马和印度尼西亚。
另外在美国也有300多华人,加拿大100多万,当然他们并不是通过下南洋去的。
南洋其他国家,菲律宾,缅甸和越南也有少量华人的后裔。其实有点搞不懂的是,这三个国家距离中国更近,却没有更远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多,这个应该和当时的政策有关系。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