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儿童权益保护备受关注。日本的相关举措引发了广泛讨论。过去,在一些传统观念里,家法中或许存在打屁屁等体罚孩子的现象,但如今日本已立法禁止体罚孩子,就连打屁股这种行为都被视为违法。这一立法反映出社会观念的进步,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从国际视角看,许多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儿童保护法律体系。这一转变不仅是法律条文的变化,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挑战,督促家长和教育者寻求更科学、更温和的教育方式。
近日,在微博上看见这样一则新闻:日本立法禁止家长体罚孩子,打屁股、不给饭吃都违法。
原来,日本政府将于2020年4月正式出台修改后的儿童虐待防止法,禁止父母体罚儿童。而“体罚”解释为:“无论父母的出发点是否为管教,造成孩子身体上任何痛苦的行为,无论多轻都是体罚”。
不仅仅解释了何为“体罚”,还特别列举了体罚的例子:“因孩子不做作业而不给晚饭吃”、“因孩子偷窃他人东西而打屁股”、“打孩子”、“让孩子长时间跪坐”等。
据报道,日本全国有210家儿童机构,截至2018年3月接到13万起有关儿童虐待事件的举报。日本此前发生过多起轰动全国的虐童案件,今年(2019年)1月,10岁的日本女孩栗原心爱被发现死在自家浴室里。警方调查发现,女孩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死亡前,父亲把女儿的脸按在浴室地板上殴打,致其胸骨骨折,且没有送医治疗。此案引发日本国内舆论广泛关注,也触发了此次修改案的提出。
无独有偶,英国也曾出过这样的法规草案:禁止家庭对孩子进行各种体罚。对此,英国卫生大臣解释说,英国政府实行这一法规不会损害父母管教孩子的正常权力,而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和睦与幸福。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对孩子的体罚被认为是父母教育的一种形式。这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至今没有禁止父母对子女实施体罚的原因之一。
1
知乎上有个问题:体罚孩子到底对不对?
有一句来自《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珍藏版)》的话是个很好的回答:基本上我们非常清楚:责备、威胁、严惩和体罚不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好的示范,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沉重。
我们都知道体罚孩子是不对的,可是我们都难以控制自己。看到孩子犯错,控制不住生气,一发脾气,就想打孩子。
网易新闻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江西赣州一对夫妻,仅仅因12岁的女儿偷了超市一包零食,就在家对其采取用绳子反捆双手、双脚,用袜子塞住嘴巴,用冷水浇淋等的极端体罚方式,并且在女儿出现昏迷后,仍没有及时送医院抢救,结果导致女儿死亡。
虽然该夫妇为此付出了有期徒刑四年的代价,可是却永远的失去女儿。
体罚孩子是我们无奈之下的选择,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却让孩子感觉到了恨。
日本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常挨打的孩子会产生七种心理问题:说慌、懦弱、孤独、叛逆、怪僻、粗暴、焦虑。当然体罚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激发或导致孩子产生说谎和其它欺骗行为。
2
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体罚会降低儿童智力。研究惊人地发现,“如果孩子长期遭受严酷的体罚(HCP),他们的大脑发育轨迹可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越是想用体罚来让孩子明白错误,却让孩子的智力变低,错上加错。
可是孩子不懂事,生活中难免犯错。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代替体罚。
1、问清孩子为何会这样做,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
当孩子犯错时,比如不想写作业,问问孩子为何不想写,是不会写,还是懒的写。讲清楚为何要写作业,写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孩子明白作业的重要性。
2、罚站
可以让孩子站在墙角反省反省自己的错误
3、罚坐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可以采用罚坐的方式,准备闹钟或时钟,计时处罚时间。
4、罚做家务
对于孩子乱丢东西,可以让孩子收拾几天家务,体会做家务的艰辛,让其明白乱丢东西会跟家里带来脏乱。
3
我们越是想体罚孩子,孩子就越感觉不到我们的爱。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犯错不可避免,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