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第十军是70个军里浓墨重彩的一笔。第十军有着辉煌的战斗历程与卓越的贡献。它组建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时代与使命的产物。从成立之初,第十军的将士们便怀揣着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在一场场战役里,他们浴血奋战,以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术,击败了众多敌人。第十军不仅有着出色的军事表现,还培育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奋勇向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说来挺陌生,因为这支部队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其前身部队为1945年10月由晋冀鲁豫军区参加过上党战役的冀南纵队改编为第2纵队,辖第4、第5、第6旅,在1948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同时其所部所辖的第5旅调出。此后参加了宛西、宛东、淮海战役。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国野战部队番号的命令,第2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军长由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王维纲任政治委员,辖第28、第29、第30师,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同年4月参加了渡江战役,11月向西南进军,参加成都战役,建国后,1950年2月第10军兼川南军区,3个师分别兼宜宾、内江、乐山军分区,这次兼任也属于一次小改编,野战部队兼任地方军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军分区的级别为正师级,下面我们详细的聊一聊这支部队的前身和历次整编,
时间来到1945年9月初,晋冀鲁豫军区为对付国民党军的进攻,将所属冀南军区孔庆德支队、“雷寇支队”、杜义德支队合编为冀南纵队,随即参加上党战役。11月份的时候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编组超地方性正规兵团(具有野战能力的地方兵团)的指示,冀南纵队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由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范朝利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钟汉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4、第5、第6旅及独立团等,全纵队共1.4万余人。第2纵队编成后,参加邯郸战役和围攻聊城、博平、永年等地国民党军的作战。1946年7月第2纵队与冀南军区合并,仍保留第2纵队建制。陈再道任司令员,王从吾任政治委员,范朝利、王光华任副司令员,刘志坚、马国瑞任副政治委员,后期是钟汉华。王蕴瑞任参谋长,钟汉华任政治部主任。8月以后,第2纵队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编成内先后参加定陶、巨野、鄄城、滑县、豫皖边等战役和豫北攻势,1947年6月底随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参加鲁西南战役。随后,越过陇海铁路,今天的兰州―连云港南下,挺进大别山。8月28日进至大别山北麓,掩护野战军主力向皖西、鄂东实施战略展开。10月,第5旅改归鄂豫军区建制。12月,第2纵队参加大别山区的反围攻和反清剿作战。1948年3月初,北渡淮河转向豫西南地区作战,后在安徽省临泉县老集地区进行新式整军。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陈再道任司令员,王维纲任政治委员,范朝利任副司令员,钟汉华任副政治委员,王蕴瑞任参谋长,许梦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4、第6旅。随后参加宛西战役和宛东战役。11月至12月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2月初,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第2纵队在安徽省太和、临泉地区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3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军长,王维纲任政治委员,范朝利任副军长,高厚良任参谋长,许梦侠任政治部主任。第4、第6旅依次改称第28、第29师,共1.9万余人,4月下旬至5月底参加渡江战役。6月的时候以皖北独立师为基础组建了第30师,列入第10军建制,至此第10军属于完整编的野战军了,因为我军的编制一开始都是实行三三制。此时第10军总兵力达3.5万余人,9月的时候由安庆地区出发向湘西集结,11月初开始第10军参加解放大西南的作战,在第5兵团指挥下突破国民党军黔东防线,先攻占黔北重镇遵义,后奔袭川南泸州,强渡长江,西渡岷江,参加成都战役。一直到1950年2月,第10军兼川南军区(前面讲过三个师分别兼三个军分区)。此后所属部队执行剿匪和建设地方政权等任务,到了1951年2月的时候,第10军与川南军区分开,同时第29师调归第15军建制(参加了抗美援朝),然后第62军第184师又调归第10军建制,1952年4月25日,第10军军部和第30师调归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28师调归第23兵团,第184师调归装甲兵和华北军区,该军番号随即撤销,其所属部队调入其他兄弟部队也延续了10军的血脉,但10军这个野战军番号永远的保留在我军的历史长河里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