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一位在艺术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画家。他一生痴迷于描绘女人裸体,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笔触,赋予笔下女性别样的韵味与生命力。然而在生前,他的艺术理念过于先锋,画作鲜有人问津,常常陷入无人买画的困境,生活也颇为潦倒。但时间证明了他作品的价值,如今,他的一幅画能拍出3亿的天价。常玉用画笔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与诗意的女性世界,其艺术成就跨越时空,从当初的无人赏识到如今的备受瞩目,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前言2019年,常玉的油画《五裸女》 在佳士得香港拍出了3.039亿港币的高价。
数字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惊,而当它与“常玉”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时,更像是一记重锤,砸醒了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生前际遇的唏嘘感叹。
翻开20世纪初中国画坛的历史,一群怀揣着艺术理想的年轻人纷纷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程。
他们渴望用西方先进的绘画技巧改造中国画,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徐悲鸿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徐悲鸿和常玉都是留法学生,但常玉走的艺术道路和徐悲鸿完全不同。
1901年出生的常玉, 来自四川顺庆的一个富裕丝绸商家,家境非常好。
他能接触到艺术,多亏了家里的好条件。
他的爸爸常书舫是当地有名的画家,常玉从小就经常看到他画画,慢慢地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7年,他考上了上海美专,跟着张大千、王震等“海上画派”的名家学习,系统掌握了绘画技巧。
彼时的常玉,年轻气盛,才华横溢。
1919年,他在上海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人画展,作品引起了艺术界的注意。
但是,常玉没有因此停下,他渴望更大的舞台,想探索更广阔的艺术天地。
1920年,常玉在大哥常俊民的帮助下,去了巴黎留学, 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和其他为了生计忙碌的留学生不一样
他出入各种艺术沙龙和咖啡馆,与徐志摩、林风眠、潘玉良等艺术家和作家谈天说地,也结识了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大师。
常玉特别大方,朋友们都叫他“贵族公子”。
他渴望自由,不喜欢受约束,经常我行我素,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巴黎,常玉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去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而是选择了一家私人画馆学习。
他不喜欢受约束,只想自由自在地画画。
也就是在那里,常玉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把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和意境,跟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和构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画线条流畅、简单,颜色明亮、纯净,既有东方的感觉,又不像传统中国画那样追求写实,更侧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常玉画得最出名的,就是那些裸女画了。
常玉的裸女画和传统绘画里的女性很不一样,他的作品中的女性充满原始的生命力和野性美,而不是那种娇羞和柔弱的感觉。
她们有的坐着,有的躺着,看上去都很放松, 身材线条也很美,和周围的环境很搭。
常玉画女性时,不追求人体结构的精确,而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她们的曲线和节奏,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雕塑感和力量感。
诗人徐志摩曾开玩笑说常玉画的裸女是“宇宙大腿”,虽然听起来有点荒诞,但其实说到了点子上。常玉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了最纯粹的美,这种美不仅超越了形体的限制,也超越了世俗的观念。
常玉的作品里,除了裸女,还经常画花卉。
他画的花大多是盛开的,颜色鲜艳,形状夸张,充满生命力。
常玉画花瓣时常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法”,让花瓣看起来既细腻又有层次。他用大块色彩来表现花朵的艳丽和绚烂,给人一种热烈奔放、充满生命力的感觉。
与热烈奔放的花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常玉笔下的动物,则更多地流露出孤独、无助和迷茫的情绪。
他画的动物,大多是马、豹、象等孤独的个体,它们常常出现在空旷的背景中,仿佛在异国他乡,孤独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这些动物好像就是常玉自己的写照。
1929年,法国最大的艺术品收藏家侯谢的出现,将常玉的艺术事业推向了顶峰。
侯谢非常欣赏常玉的才华,收藏了很多他的作品,还把他介绍给了毕加索和马蒂斯等著名艺术家。
在侯谢的支持下, 常玉的作品价格一路飙升,生活也更加奢华。
他还是穿得整整齐齐,西装笔挺,经常出入各种聚会,花钱大手大脚。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天才开玩笑。
1931年,一个意外的事件,彻底改变了常玉的生活。
由于时局动荡,家族企业破产,一直支持常玉艺术事业的哥哥常俊民也因病去世。
常玉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变得很艰难。
祸不单行,他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常玉的老婆玛素是个法国贵族,她很欣赏常玉的才华,但没法忍受他的放荡和挥霍。
最终,两人选择了离婚。
常玉虽然失去了爱情和经济支持,但并没有放弃艺术,反而更加投入到创作中,用艺术来安慰自己。
他的画风从早期的欢快、热烈,慢慢变得孤独、忧郁和迷茫。
晚年的常玉,生活越发落魄。
他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甚至连画画的颜料都买不起,只能用廉价的油漆代替。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还是继续画画,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
1966年,常玉在巴黎的一间公寓里因为煤气泄漏去世,享年65岁。
他离开时,身边没有亲人, 也没有朋友,只留下一屋子没人关心的画。
常玉的生命,定格在了1966年,而他的艺术,却在时间的长河中,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常玉去世后,他的作品很长时间里都被人们遗忘了。
彼时,人们更偏爱写实主义绘画,对于常玉这种融合了中西方元素、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抽象艺术,并不买账。
更有一些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常玉的裸女画,认为这些作品“伤风败俗”。
生前潦倒,死后寂寥,似乎成了很多艺术家的宿命。
常玉的画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人问津, 甚至几百法郎就能买走一捆。
这和他以前挥霍无度的生活比起来,真是差距太大了,让人感慨万千。
时间才是检验艺术价值的最好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常玉的作品,并逐渐意识到他艺术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
20世纪80年代,西方艺术界掀起了一股“东方热”,常玉的作品开始受到关注。
大家都很佩服他,能把中国画的线条和意境跟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和构图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2011年,常玉的油画《裸女(粉红背景)》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07亿港币成交,创下了当时华人现代艺术家油画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这标志着常玉的艺术价值终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19年,常玉的两幅裸女画,《曲腿裸女》和《五裸女》分别以近2亿港币和3亿多港元的价格成交,再次刷新了亚洲艺术品拍卖纪录, 也把常玉的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如今,常玉已经成为华人世界最受瞩目的现代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其艺术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常玉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韵味,又融合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和构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他用简单的线条,画出了最纯粹的美感。不管是花、动物还是人,都显得充满活力和力量。
他的作品思想深刻,很有内涵。
常玉的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描摹对象,更是他对生命、对自然、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他笔下的孤独的动物、忧郁的花卉,以及充满生命力的裸女,都体现了他对孤独、自由、生命的独特理解。
他的作品不多,而且真假难分。
常玉生前并不重视作品的保存,很多作品都散落在民间,这使得他的作品数量十分有限。
而且,由于常玉的绘画风格独特,模仿者众多,真伪难辨,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珍贵。
常玉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出身名门,却选择了艺术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天资过人,却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他的艺术,生前不被理解,死后却备受追捧。
常玉的艺术,是孤独的,也是自由的。
他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 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信息来源:
新京报——常玉个人拍卖纪录破三亿港元,生前寂寞无人知 2019-11-24
界面新闻——常玉:我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个画家 2018-02-26
澎湃新闻——“最贵大腿”卖2个亿,他凭什么被爱? 2022-07-14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