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远洋完成了一项极具战略眼光的收购行动,将世界第七大航运公司东方海外纳入麾下,这无疑是一笔堪称“捡漏”的交易。在当时的航运市场环境下,行业竞争激烈且变幻莫测。东方海外拥有丰富的航线资源、成熟的运营体系以及良好的品牌声誉。中国远洋通过此次收购,迅速提升了自身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了航线布局,增强了运力规模。这一收购不仅是中国航运企业在资源整合上的重要举措,更为后续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背景:
2010年以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国际集装箱运输供需失衡,11年到16年,中远海控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6年亏损合计数百亿,甚至排名全球第七的韩进海运宣布破产,整个航运业的整合迫在眉睫。
16年,中国两大航运央企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合并,组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部设在上海,合并后运力仅次于马士基、地中海和达飞,排名全球第四。
17年,赫伯罗特完成收购阿拉伯联合国家轮船;
马士基将完成收购汉堡南美。
三家日本班轮公司日本邮轮、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集装箱业务合并。
自16年3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成立以来,动作不断。4月份就以3.65
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股权,随后又收购了荷兰鹿特丹Euromax码头(35%)、阿联酋阿布扎比哈里发港(90%)和意大利瓦多码头(40%)。
进入17年,中远海运又拿下了青岛港16.82%的股份、上港集团15%股份和西班牙Noatum港口控股公司51%股份、与连云港港口集团
联合收购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49%的股权。
一、
要约收购香港东方海外国际
20
17年7月10号,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
通过境外全资下属公司 Faulkner Global 与上港BVI 联合向东方海外国际全体股东以每股78.67港元发出要约收,合计人民币428亿元。
本次交易前,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国际分别排名世界航运公司第四和第七。
交易完成后,中远海运集团将成为仅次于丹麦马士基和瑞士地中海航运的全球第三大船运公司。
最终在要约截止日--2018年7月27日,发行股份的98.43%的股东接受,要约完成后,中远海控全资子公司和上港集团BVI分别获得88.53%和9.9%的东方海外国际的已发行股份,交易支付价折合人民币(按当时1港币兑0.8708元人民币计算)分别为379.5亿和42.4亿。
出售股权
为了遵守东方海外国际在港交所的上市规定--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25%,在要约收购结束后,中远海运需向第三方出售至多15.1%的东方海外以发行股份。
2018年7月,中远海控子公司分别向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全资子公司Crest Apex、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融实国际、国家丝路基金下属公司PSD investco出售4.99%、2.38%、7.73%的股份,每股价格78.67港币。
这样一出售,让中远海控顺利收回了接近65亿人民币现金。
此次股权出售后,相当于此次收购中远海控支付了379.5亿-65亿=314.5亿人民币。
出售美国长滩集装箱码头资产
为了获得美国国土安全、司法部及反垄断部门的同意,此前中远海控同意在完成要约后,向美国同意的第三方出售香港东方海外持有的美国长滩集装箱码头的资产。
根据该协议,出让方有条件地同意出售,
收购方有条件地同意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权益,对价为1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9.81亿元
,交割后将根据交割时实际营运资金、现金、债务及交易费用作出调整)。
中远海控预计,从本次交易实现估计税前收益约10.90亿美元(折合约73.37亿元人民币)。
此次股权出售后,相当于此次收购中远海控支付了314.5亿-73.37亿=241.13亿。
分红派息
自18年7月,完成对东方海外国际的要约收购后,东方海外国际已经数次分红派息,合计近8美元每股。
按照中远海控的最新持有东方海外国际4.69亿股,人民币汇率6.47,这些年又收回了242亿。
当年要约收购的价格78.67港元,而现在东方海外国际的股价183.5港元。
前面说中远海控捡了漏,是东方海外在2016年,是这些年来的首次亏损,行业不景气,面临经营压力。
写到这,中远海控等于没花钱,赚了一个东方海外国际。也把自己从全球第四送到全球第三的位置。
上面计算的数据,没包含中远海控从中国银行的贷款利息。
以上所有的数据,均来自中远海控和东方海外国际的公开信息,如有遗漏,请指正。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