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娘娘,又称地母娘娘,是神话传说里的重要神祇。在古代神话体系中,她地位尊崇,被视为大地的象征,承载着万物生长与繁衍的使命。古人对后土娘娘极为敬仰,因其掌管着土地和农业,关乎百姓的衣食住行。在传统农耕社会,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后土娘娘也便成为了人们心中护佑丰收与安宁的神灵。如今,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后土娘娘所蕴含的大地崇拜、母性崇拜等文化内涵,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众多学者和爱好者去探寻其背后神秘而丰富的神话世界。
后土娘娘,又称地母娘娘、地姥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重要女性神祇。
一、身份与地位
后土娘娘在道教中被尊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也有说法认为是“六御”之一)。她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共同主宰天地万物,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在民间,她被视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二、起源与演变
后土娘娘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万物有灵思想下对土地产生了崇拜,但当时崇拜的对象仅是土地,非人格神。进入先秦时期,关于后土的记载还不成体系,当时的后土或为管理土地的神祇,或为土神,或为共工之子,但都与土地有关。到了西汉时期,后土祭祀成为国家正式祭祀,汉武帝下令在山西汾阴地区兴建后土祠庙,并确立为国家祭祀。此后,后土逐渐出现女性化的趋势。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后土的形象和性别彻底完成了女性化的转变。宋代以后,后土被列为道教“四御”之一,成为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灵和大地山河的女神,其信仰也迎来了巅峰期。
三、职责与象征
后土娘娘的职责包括掌管阴阳生育、山川大地之秀、万物之美等。她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是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在人们心目中,她倍觉亲切和崇高,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
此外,后土娘娘还象征着厚德载物、母仪天下等美德。她的形象通常与大地、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紧密相连,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信仰与习俗
后土娘娘的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祈求平安和丰收。此外,在一些地区还流传着与后土娘娘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后土娘娘的形象和内涵,也促进了其信仰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后土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重要女性神祇,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她作为大地之母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