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海洋上,有一座“移动的海上科学之城”——远望 7 号,它堪称国之重器。远望 7 号集多种先进功能于一身,是我国航天远洋测控的重要力量。它装备了多套先进的航天测控设备,能在复杂海况下精准完成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控制任务。它犹如一座海上的“智慧灯塔”,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保驾护航。自投入使用以来,远望 7 号多次执行重大航天测控任务,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的辉煌时刻,在我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远望7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航天远洋测量船。集当今船舶建造、航天测控、航海气象、船舶动力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科学城’。
2012年09月20日,“远望7号”批准立项。
2014年10月10日,“远望7号”在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开工建造,历时18个月建成。
2016年07月12日,“远望7号”正式加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肩负起远涉重洋追星揽月的使命。
基本性能“远望7号”,船长224.9米,宽27.2米,高44.2米,满载排水量27000吨,最高航速不小于18节,续航能力不小于18000海里,自持力100天,可抗12级台风。
“远望7号”的设备更加先进,集成自动化程度更高,只需要把设定的航向输在自动操作舵仪里面,就能自动驾驶。
具备独立远航能力,能够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相关海域,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意位置执行任务。
“远望7号”作为一艘远洋航天测量船,船上装载着947套世界最先进的航天测控设备和船舶设备,比远望6号多出了100多套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对航天器进行精准捕捉捕捉。
减摇鳍这个装置,在任务测控时,能保证船的晃动在正负3度以内,相比远望2号,3号 “前辈”,远望7号的颠簸很小。
而激光陀螺捷联惯导装置能使船上的设备跟随船的摇摆调整位置。
经纬仪设备它可以获取目标图像并保存下来。
船上12米高的测控天线和另外一台10米高的测控天线,搭载了S频段和X频段两个测控频段,让测控范围远至月球。
在甲板之下的动力测控中心,装有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感知安全监测系统,船上动力设备上有一万多个监测反应器,通过总计900公里的电缆连接动力舱中主机,传动设备等600多套设备,每一个运行状态都会实时传给监测系统。
“远望7号”的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都是全球最高的。
船上动态追踪测试信标球,信号球随风飘动,没有固定的飞行轨迹和速度,按照要求,测控系统要在5秒内捕获目标,在六级风力作用下,信标球迅速升空,巨型测控天线转动,仅仅3秒,测控室就捕捉到了信号,这种海上标校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远望7号”每次出航,都准备了充足的粮食,通过普通冷藏,氮气保鲜,特制冷冻方式储存了60多吨食材,光蔬菜就有50多种。
船上配有十多名厨师,每日做5顿饭,不仅菜色,品种丰富,还保证有营养,餐厅可同时容纳190人就餐。让工作人员吃好了有更好的精力去工作,有些工作人员也可自带零食,家乡特产,家乡的味道能缓解下他们的思乡之情。
船上还有强大的海水淡化系统,每天最多可以造140吨淡水,这些淡水不仅用于船员的日常生活,也用于主机等设施的冷却,因此含氧量、含盐量都较低,不易造成锈蚀。
丰富的余业活动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迎来空前的密集期,“远望7号”一年有200多天都在海上,工作时,200多名工作人员需要每日轮班值守,环境艰苦,高强度工作对他们的身心提出考验。
船上配备了健身房,篮球场,游泳池等多处运动场所, 能极大的纾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
此外还有洗衣房、理发室、医务室、会议室、阅览室等舱室,为工作人员长期的海上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远望建造历史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实施了建设远洋综合测量船队的"718工程",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1979年,以毛主席手书、叶帅的七律诗《远望》命名的远望1号、2号船先后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从1995到2008年远望3号,4号,5号,6号相继投入使用。
2016年07月12日,“远望7号”正式加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结语40多年来,远望系列测量船圆满完成远程运载火箭,风运,北斗,神舟,天舟,嫦娥,天宫等重大科研试验任务的海上测控,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远望7号为中国航天执行的所有测控任务都完满完成,成功率100%,远望7号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