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营中,总有一些故事令人动容。林奕志,入警前曾是移动公司一员,后来毅然投身警察事业,开启了一段别样的坚守之旅。作为新警察故事系列的第22个篇章,他的经历值得细细品味。在数十载的从警生涯里,他宛如高墙内引航的“舵”,稳稳把控着方向。他身处特殊的环境,面对复杂的情况,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感。他用自己的专业与热情,为监管工作带来积极影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警察传奇,其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前行。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梁展豪
实习生 魏楚涵
提到警察
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线破案的刑警
荷枪实弹的特警
或是生活中常见的交警……
但在众多警种中,还有这样一群警察
他们的工作并不总是惊险刺激
也没有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但仍坚守在高墙里
默默守护着在押人员的日常生活秩序
他们就是看守所里的民警
张族珍就是其中一员。2012年12月,张族珍担任清流县看守所所长,一待就是11个年头。每每在押人员有了情绪波动,他总能化身“心灵导师”,以真情化解心结。在他的带领下,清流县看守所延续了36年无安全事故的记录,连续2年在三明市监所执法质量考评中获得第1名。
2023年11月,他调任三明市看守所,始终如一做好监管工作,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市看守所的高墙,映照在肃穆的监区时,张族珍就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如同所里的那道高墙一般,他成为“铁网”里的一道“安全锁”,也成了为迷途之人引航的“舵”。
张族珍正在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记录
平常之中见缜密
细致守护保安全
每天一上班,张族珍都会准时来到监区巡逻,沿着既定的路线,逐一检查监区的每一个角落,从监室的门窗是否牢固,到围墙的监控是否正常运行,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同时,他还会仔细观察在押人员的行为举止,通过他们的表情、动作,洞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份看似平淡的工作,却更需要抱有细致和耐心的态度。在巡逻过程中,张族珍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他深知,在押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情绪往往起伏不定,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他也格外注意在押人员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会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监区的安全稳定。
张族珍在监区巡逻
待了解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后,他还会去食堂检查当日菜谱,最后进行一些内务的衔接工作,加之偶尔处理几起突发情况,这就是张族珍一天大致的工作安排。
“我们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记得2020年9月,清流县看守所里有一名在押人员,表面上看情绪很平稳,但我总觉得不太放心。”时隔多年,张族珍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那天,他亲自带队进行安全检查,果然查到该人员藏有尖锐物品。“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时我真是直冒冷汗,还好及时发现了!”张族珍说。
看守所的“心灵导师”
以真情化解心结
既要会“看”,也要会心理疏导。丰富的基层公安工作经历,让他与在押人员沟通时,总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己的谈话技巧和经验。他深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有心结,需要有人去倾听、去理解、去开导,用温和的话语和关怀的眼神,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监所的关爱与温暖。
2022年5月,在与清流县看守所的一名在押人员谈心中,张族珍发现他的情绪异常低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迷茫和不安,心中有着沉重的负担。于是,张族珍开始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交流,逐渐引导他打开心扉,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随着谈话的深入,这名在押人员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表达出对未来的期望。张族珍见状,便趁热打铁,为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并指明了方向。
之后,这名在押人员积极改造刑满释放,张族珍收到了一封来自他的感谢信。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张族珍的感激之情,感谢他在自己迷茫时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张族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心理疏导能力的最好证明。
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关爱,成功帮助一名在押人员走出了心灵的困境,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和方向。
张族珍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在同事们眼中,张族珍更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大哥。“我们的工作特殊,通宵值班是常事,大家身心负担都比较大。”清流县看守所副所长曾春花说,所里的民警辅警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有时会临时请假,张族珍都会尽力帮忙调班,还经常找有困难的民警谈心,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有时还自掏腰包帮他们渡过难关。
既为“大家”也念“小家”
“感觉对父母亏欠很多。”当提及张族珍的家人时,他不禁心生愧疚。张族珍出生于偏远山村里一个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一直以有一个做警察的儿子为荣,他每每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中,都还能像个“孩子”一样,享受来自父母的爱。
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几次生病需要动手术,张族珍都因工作繁忙,难以长期陪床看护。然而,父母却从未因此埋怨过他,反而催促他返回岗位,怕他耽误工作。这种无私的支持与理解,让张族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对于儿子的成长,张族珍同样深感缺席。由于工作繁忙,他只能以电话和视频的方式与儿子沟通,成为了同事口中的“视频爸爸”。尽管如此,张族珍也给孩子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分享故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
如今让他自豪的是,儿子在他的影响下,参加了招警考试,在去年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公安民警,穿上了与父亲一样的警服。
谈到对于未来的设想,张族珍头一个挂念的还是看守所。他说,看守所不比其它“主动出击”的警种,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职业,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能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谈到自己,张族珍最希望的,还是能抽出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他们一直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默默支持,是我能够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分享生活的点滴,共同度过每一个珍贵的时刻。”张族珍恳切道。
张族珍说,自己还有一个小小的理想:
“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对这些在押人员进行教育改造,让犯罪率越来越低,社会治安变得更好。”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