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大地的历史风云中,有诸多人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家两兄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期我们初步领略了他们威震中原的风采,本期将聚焦弟弟刘茂恩的发迹史。刘茂恩身处风云变幻的时代,彼时中原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纵横捭阖。他凭借自身的智慧、勇气与谋略,在乱世中崭露头角。从初涉军旅时的青涩,到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刘茂恩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他在一次次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步踏上权力与荣耀的阶梯,其发迹历程堪称一部传奇,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政声人去后,民意笑谈间。
刘茂恩故居
在兄长拉拔下混迹镇嵩军
刘茂恩,1898年生于巩县河洛镇神堤村。刘镇华这位五弟疼爱有加,认为他将来前途无量。1916年,在刘茂恩洛阳中学毕业时,刘镇华就将他以镇嵩军排长名义,保送到袁世凯所办的模范团当学兵。1917年,袁世凯败亡,模范团解散,全体学兵转移到保定军官学校,称为保定第六期。1919年刘茂恩从保定陆军学校辎重科毕业,刘镇华安排他镇嵩军任连长、营长等职。
刘茂恩照片
1925年春,镇嵩军在豫西被胡景冀战败后,刘茂恩跟着刘镇华离开陕西,投靠阎锡山。
1926年春,刘镇华企图重返陕西,决定攻打西安。4月,刘茂恩参与刘镇华率领的镇嵩军,围攻西安八个月之久。11月被国民联军抄袭,败退河南陕州。
1927年4月,刘镇华率部加入冯玉祥的国民革命军,被编为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辖五个军,刘茂恩任第四军军长。
1928年5月,刘茂恩参与北伐,先后在山东、河北打败直鲁联军和奉军。6月,北伐胜利后,第八方面军改编为第十一路军,驻杨村,介于平、津之间。名义上直属中央,实际上归阎锡山节制,不久被阎锡山调防至豫西。
阎、冯酝酿反蒋的时候,刘镇华极不赞同,就把军队交给阎锡山,经日本赴德国游历。第十一路军总指挥职务,由刘茂恩代理 。
效法乃兄临阵倒戈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后,刘茂恩代理第十一路军总指挥兼第十五军军长,受阎锡山令,到豫东参战。其时,第六路军总指挥万选才率部东进抵开封后,被阎锡山任为河南省主席。刘茂恩与万选才有宿怨,8月,冯、阎军在陇海路失利后,万选才部向后退却经过刘的防地时,刘茂恩暗中派人袭击万选才部,将万扣押,送交蒋介石,并在蒋重金收买下率部倒戈投蒋,使冯、阎军受到沉重打击。刘投蒋后,先后任陇海路左翼军第四守备区司令、平汉路左翼军第四纵队指挥官。中原大战蒋介石战胜冯、阎后,对刘茂恩奖赏有加。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合影
刘家两兄弟双手沾满了革命者的鲜血
蒋介石战胜阎、冯后,对刘茂恩临阵倒戈,认为是见义勇为。而刘镇华不肯附和阎、冯,毅然出国,更为蒋介石所重视。在刘镇华未返国前,就给刘茂恩以讨逆军第十一路总指挥。所部整编为第十五军,下辖64、65两师,由刘茂恩任军长兼65师长,另一个师长俟刘镇华归来再行决定。刘镇华返国后,先任豫晋陕边区绥靖督办,驻新乡。后改豫鄂陕边区绥清督办,驻南阳。刘茂恩的第十一路军,就刘镇华的政治资本。1933年5月,刘镇华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同时又兼豫鄂皖边区剿匪总司令,驻潢川。刘茂恩率领的第十五军,就成了追剿红四军团的主力。1934年春,刘茂恩驻扎安徽六安。时六安新设专员,他兼摄了五个月,不感兴趣,就保荐他的旅长武庭麟兼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派方志敏等率领第七军团和第十军团为抗日先遣队,由赣东北苏区北上。刘镇华奉蒋介石命令,亲率第十五军和安徽的保安团队进驻皖南屯溪,阻截方志敏北上。这时刘茂恩是第十五军军长。所辖六十四师师长是武庭麟,六十五师师长由刘茂恩自兼。1935年1月,方志敏在德兴陇首村被刘茂恩部俘获。以后,刘又率部入川追击工农红军至陕西山阳县。
刘茂恩因与陈诚系保定军校同学,陈诚正想独树一帜,对刘茂恩特别拉拢,刘茂恩就加入陈诚系统。
率部抗战,浴血洛阳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刘茂恩率领第十五军由安徽六安开往晋北雁门关、忻口等地,参加抗战。1937俩11月太原失陷后,刘茂恩部退守至曲沃、垣曲、绛县一带,防卫中条山。
1938年中条山战役中,卫立煌由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刘茂恩被任为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十四、十五两军及毕梅轩的游击队。十五军则由武庭麟接任军长,六十四师师长是姚北宸(啸青),六十五师师长是邢延忠(良臣)。在日寇多次围攻中条山的战役中,刘茂恩率部曾作了英勇的抵抗,胳膊受伤,65师师长负伤后不治身亡。
当时因部队损失过大,干部缺员,刘茂恩派杨宪生在陕西虢镇(刘茂恩的后方办事处在此)创办干部训练班,招收河北、山东各地流亡青年,给以军事训练。杨宪生(章武)是中共地下党员,所邀请的教员多系进步知识分子,也有共产党员,因而一部分青年学生,接受革命教育,在该军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1941年中条山失守,刘茂恩的军队调至洛阳整训,继又担任孟津一带河防任务。当时蒋鼎文是第一战区长官,宛、洛都属汤恩伯的势力范围。刘茂恩的杂牌军被汤恩伯的中央军所歧视。
1944年4月18日,日寇集中9万兵力发动河南战役。汤恩伯40万大军一触即溃,豫中豫南大部沦陷。5月13日,日军从东、东南、西北三面将洛阳包围,并开始攻城。坚守洛阳的刘茂恩部第十五军(军长武庭麟)及第十四军的第九十四师(师长张世光)顽强抵抗,战至5月21日,敌军未能攻进洛阳城。与此同时,日军以一部兵力追击溃退到伏牛山区的国民党军队,国民党第十四、第三十六、第三十九集团军损失惨重,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在洛宁山地的遭遇战中阵亡,汝阳、嵩县、宜阳、洛宁、陕县、卢氏等地也相继沦陷。5月22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向洛阳城发起总攻,守军奋勇血战,伤亡达一万三千余人,终于寡不敌众,被迫突围,5月25日洛阳失守,河南会战结束。
日军进攻洛阳城
陈诚举荐下升任河南省长
刘茂恩的十五军坚守洛阳孤军无援,城破后部队突围至卢氏、淅川一带休整。在这样情势之下,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由蒋鼎文换为陈诚,陕西也划归第一战区。
卢氏县朱阳关
6月,蒋鼎文调为军委会委员,偕刘茂恩于间同到西安。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对于河南省政府到处颠沛流离不能忍耐,在搬迁到卢氏朱阳关后,提出辞呈。陈诚向蒋介石力荐刘茂恩出任河南省府主席,得到蒋介石首肯。
1944年7月1日,刘茂恩由西安飞抵重庆,晋见老蒋。几天后,国民政府发表改组河南省政府的命令,刘茂恩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刘茂恩接到命令后,即由重庆转回。当时河南省政府的地点在内乡县的丹水镇。
1945年3月日军发动豫南鄂北战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指挥下的刘汝明、孙震两个集团军,都被压缩到丹水以西李官桥及谷城、石花街一带。刘茂恩的军队,也由武庭麟统率归刘峙指挥。日寇一度攻占西峡口,刘茂恩将省政府迁至朱阳关。
坚持与人民为敌,最终落得背井离乡,逃往台湾的下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抢夺人民抗战胜利的果实,扩大反动统治区,派刘峙为郑地区的受降长官。所有鄂北与河南境内的日军第十二军所属及归其指挥的部队,均应向刘峙投降,并指定其在郑州、许昌、漯河各地集结。1945年8月下旬,刘峙指挥下的刘汝明第二集团军,孙震第二十二集团军,由鄂北的谷城、襄阳、樊城出发,经唐河、方城、叶县、城向许昌、郑州挺进。驻在泌阳的刘茂恩所部第十五军,也拨归孙震指挥。
刘茂恩的河南省政府,随同国军也迁回开封,办理接收。
1946年6月,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刘茂恩死心塌地效忠蒋家王朝,积极配合驻在河南境内的蒋军主力,在郑州绥靖主任刘峙指挥之下,向豫鄂解放区和晋冀豫鲁解放区实行进犯。刘茂恩自当主席后,他的第十五军虽由武庭麟统率,但直接归郑州绥靖公署指挥。而刘茂恩所属的省辖保安团队及各地反动组织则密切配合各军协同作战。刘茂恩每天抱着电话机办事,彻夜把耳机放在床头。各专员、县长多在夜间直接用电话向他报告地方情况。他笑着对人说,电话就象是他的老婆,睡觉都离不开它。
在河南境内归郑州绥靖公署指挥的约八十万国民党部队,在豫西、豫北的是第一战区胡宗南的部队,计有三个整编师、一个独立旅;在豫东、鲁西南的是第四绥靖区刘汝明两个师,还有原系伪军的张岚峰部;在豫南的是第五绥着区孙震部,有两个整编师,另有临时受孙指挥的整编第三师赵锡田部。蒋介石集团为了围歼中原解放军,蒋介石又把驻在鄂北的周岩部至少有三个师归郑州绥署指挥。河南省政府的保安团队,尚没有计算在内。当时估计解放军兵力,直接与作战有关的,晋冀豫鲁解放区约十五万人,中原解放区约五万人,豫东黄泛区魏凤楼所部约四千人。
内战爆发后,刘茂恩的省政府专成立了一个泛东(黄泛区以东地区)剿匪指挥部,刘茂恩亲自指挥地方团队,并运用地方反动组织和武装,协助国民党军主力在黄泛区作战。同时省政府还在新乡设立豫北办事处,就近指挥专员、县长,构筑防御工事,严密保甲组织。
自1946年8月起,中原战事就在黄泛区与陇海东段南北地区展开拉锯战。国民党省政府为了配合军事,仿照豫北办事处办法,设立泛东办事处,组织“还乡工作队”,印制绥靖工作手册,大搞欺骗民众的宣传活动。
在刘茂恩主豫期间,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近末日,内部矛盾也越来越复杂。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张炎茂(芷青)于1946年年7月23日赴党部的途中被人暗杀,缉凶办案,不了了之。
在国大开会时,程潜、于右任为了竞选副总统,都示意刘茂恩帮忙。程潜当过河南省府主席,通过各种关系在省议员中穿梭活动。而监察院的豫籍委员,也有人在为于右任奔走。刘茂恩左右逢源,在副总统选举时,他把河南代表的选票为程、于各分半数,并派齐真如到京传达给豫籍议员。
河南省的参议会内部矛盾重重。1946年10月,省参议会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开幕的第一天,刘茂恩同省政府全体委员参加开幕典礼,参议员王友梅在会上对省政府发难,罗列刘茂恩一大堆毛病。刘茂恩大为恼火,会议未结束即拂袖而走,省府各委员也纷纷离开会场。当晚刘茂恩召集省府委员开会,提出辞职。于是,全体委员由刘茂恩领衔向国民党中央联名辞职。刘茂恩于电报发出后,即搭乘陇海西行列车回了巩县老家。第二天早上,省党部主委陈泮岭、参议会副议长张幼山、豫鲁监察使郭仲隗等都到省政府了解真相,认为这一行动,在中国还无先例。他们公推张幼山代表各界到巩县劝慰刘茂恩打消辞意,早日回省。同时中央也有复电挽留,此事遂告结束。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谢兵团出师豫西。国共逐鹿中原,经过两年反复斗争,国民党主力部队被解放军吃掉的很多,开封城防也逐渐紧张起来。陇海线上的几个重要城市,如洛阳、郑州、商丘等,虽皆驻有蒋介石的王牌队伍,但都龟缩在一定地区,不敢越雷池一步,只看到丘清泉的新五军在刘伯承野战军的打击下,狼奔豕突于黄泛区及陇海路东段的沿线。1948年3月,号称蒋家御林军的206师,在洛阳被歼,洛阳解放,专员刘焕东被俘。同时,刘茂恩的起家本钱第十五军,也在郏县被解放军消灭,军长武庭麟成了解放军的俘虏。还有一旅留在开封,改编为保安部队,于开封战役中被歼灭。
1948年6月17日,解放军开始总攻开封。当时开封所驻的国民党正规军只有一个旅,其余则是保安团队。解放军“围点打援”,配备雄厚兵力于汴郑之间,把开封孤立起来。开封城内的核心据点有两处:一是龙亭,为国军李仲辛师部所在地,一是省政府,由刘茂恩率保安队防守省府。17日晚,解放军攻宋门及曹门,南关亦有战事,均被守军击退。19日宋门、曹门及大小南门都被解放军攻破,南关除几处据点外,也被解放军占领。20下午,解放军开始进攻省政府。猛烈的炮火,不多时就把核心工事打得砖石乱飞,省政府办公大楼燃起了熊熊大火。伤亡越来越多,官兵几乎全部葬身于火海中。解放军高喊“缴枪不杀”的口号,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们,纷纷举起双手当了俘虏。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河南省政府旧址
刘茂恩见大势已去,拔出手枪自杀,被身边新五军一名连长从他身后把手枪夺去,很严肃地说:“主席,平常我们是服从你的命令的,今天你得听我们的话行事。”几名士兵簇拥着他,由省政府后侧夺门而出,然后化装成难民逃出开封。
25五日早,解放军主动撤走。26日下午,国民党军队进入开封。刘茂恩随着新五军一同进城。因省政府被炸毁,刘茂恩就在开封中学临时办公址,一面办理善后救济,一面电请国府辞职。
7月27日,河南省政府改组,张轸任省府主席。9月2日,刘茂恩离开封到南京,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1月又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常委。南京解放前夕,刘茂恩带了他的家眷逃往台湾,后曾任蒋介石的“总统府国策顾问”。1981年4月于台北病逝。
谢谢点赞、分享、转发!
添加关注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评论,欢迎批评指正!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与搬运,洗稿必被深究。
(网图如侵权,反馈即删)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