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然而,近日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所谓中国一妻多夫制并非谣传,在我国竟真的存在实行“一妻多夫”的村子。从互联网视角看,这样的现象冲击着大众传统观念。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这类特殊婚姻形态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一妻多夫”在这些村子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它与现代社会主流婚姻模式差异巨大,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寻这些村子背后“一妻多夫”制的独特奥秘。
我们国家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一个丈夫只能有一个妻子,一个妻子也只能有一个丈夫。但是在四川的大山深处至今还有一个村子保留着“伙婚”的结婚形式。
所谓“伙婚”,从字面来看就是搭伙过日子,合伙结婚的意思。实际上“伙婚”也不是随随便便和谁都能结婚过日子的。“伙婚”的具体表现就是兄弟几个共有一个妻子,或者是姐妹几个共有一个丈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妻多夫”或者是“一夫多妻”。但是为了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这里的“多夫”必须是亲兄弟,同样“一夫多妻”的妻子们,也必须是亲姐妹。
这个村庄就是处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的俄亚大村。大概有两百多名村民,都是纳西族后裔,这里的成年女性平均都有四个丈夫。据说这个村子很久之前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有个纳西族猎手打猎来到了这个地方,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就萌生了定居这里的想法,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就翻遍全身找出了几粒带壳的稻谷,随手丢在了土地上。没想到秋天他再来的时候,水稻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于是这位纳西族猎手就在这里安了家,这就是俄亚大村的由来。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那么多的丈夫,出生的孩子到底该叫谁爸爸呢?他们晚上又是怎么休息的呢?
这种“伙婚”是纳西族组建家庭的一个独特方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丈夫们对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并不在意,因为彼此都是亲兄弟,共同努力维系着这个家庭。所有的丈夫对孩子们都视若己出,疼爱有加。孩子们也会按照他们的长幼顺序称他们为:大爸,二爸……。当地人称呼小孩也都是说“谁家的孩子”而不是“谁的孩子”。
至于晚上怎么休息,那就更简单了。因为所有的丈夫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妻子作为一家之主,去谁的房间自己说了算。也就是说妻子可以自由进出每一个丈夫的房间,而丈夫们却不能随便闯进妻子房间。妻子去哪个丈夫房间过夜,事先会在他房间的门把手上系个红绳,这样也让这种另类家庭避免了许多的尴尬。
至于为什么俄亚大村会有这种“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原因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一个字“穷”!
俄亚大村地处四川大凉山深处,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整个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因为穷几乎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村子里儿子多的人家也没有能力为每个儿子都娶到妻子,为了家族的发展和延续,“一妻多夫”的婚姻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在这种婚姻形式里,女性因为担负着家族的繁衍和发展,家庭地位比较高,有绝对的话语权,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主。
另外俄亚大村的居民全是“纳西族”人。纳西族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保留“母系社会”的民族之一,被称为“东方女儿国”。女性的家庭地位比较高,所以“一妻多夫”也是纳西族古老的婚俗。其实深究一下原因还是和贫穷脱不开干系。
纳西族主要生活在云南四川的高山密林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如果是一夫一妻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维持住一个家庭,所以 兄弟几个共同努力,就能把一个家族维持下去,因此“一妻多夫”也就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俄亚大村也一步步从贫穷走向富裕,村民也开始把目光看向大山以外的世界,“一妻多夫”的“伙婚”也都是一些年长的人们了,现在的年轻人结婚也都是一夫一妻了。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