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洛阳中院私设屏蔽器,知法犯法,抓律师”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舆论一片哗然。该消息迅速传播,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与讨论,不少人质疑法院如此行为有失公正、违背法律准则,且认为官方的解释存在诸多漏洞。然而,河南洛阳法院及时进行了辟谣。在如今信息传播迅速且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这样的谣言极易误导公众,影响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究竟事实真相如何?是谣言的恶意编造,还是另有隐情?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
近期河南洛阳中级人民法院在律师休息室和卫生间里装屏蔽器,引起公众不安,舆论哗然。
我们看看事情经过。
9月20号,律师曾武在洛阳中院律师休息室期间,拿出手机却无法使用,且手机无信号。仔细观察后发现休息室多处安装了屏蔽器。
这还不算,曾律师去洗手间使期间,发现洗手间也用不了手机,洗手间也被装了屏蔽器!曾律师一时火起,没忍住把一个屏蔽器打翻在地。
事后警察先后以破坏财物罪名和扰乱公共秩序罪名把曾律师及其助理拘留了,并以证据保全为由扣留了曾律师手机。
这件事情引起了律师界强烈反弹,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指责洛阳中院违规安装屏蔽器和蓄意报复当事人律师。
事发后,洛阳中院不堪成为舆论中心之压力,遂于9月23日关闭了屏蔽器。他们就屏蔽器事件给公众的解释是:为了维持法庭秩序,防止律师违规偷拍偷录。
这解释实在漏洞百出:因为屏蔽信号并不会影响手机的摄像录音功能。这样的逻辑能力怎么可以胜任评判是非的法官职位?又怎么能让群众信服?
其实洛阳中院屏蔽信号的真实目的是防止律师与外界交流,包括打电话和上网查资料,给律师信息方便设置障碍,这样的拙劣表演怎么会堂而皇之的登上中院的庄严大堂?
最高法对法院使用屏蔽器有严格限制,必须经过批准,且只能在特定场合使用。
洛阳中院这么玩,算不算知法犯法?谁来约束公检法的权力?到底是把权力装进笼子,还是把当事人装进笼子?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扯淡的事儿做的很专业,专业的事儿做的很扯淡。对此你怎么看?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