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散发独特魅力的女性——陈香梅。她被誉为“飞天母虎”,是一位灵魂带有香气的传奇女人。陈香梅的一生波澜壮阔,在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她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积极为中美交流搭建桥梁,还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用文字记录时代风云。而关于她的两个女儿,她们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成长,继承了母亲的坚韧与智慧,也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光彩。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陈香梅的传奇人生,探寻她和女儿们的故事。
标志性的柳叶弯眉、夸张的红唇和大波浪卷发,鲜艳的旗袍礼服,佩戴着精致的珠宝首饰,陈香梅的每一次公开亮相,都打扮得一丝不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人的出身实在是太重要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相比于那些经历千难万险,艰苦跋涉方才到达罗马的人来说,要同一生下来就在罗马的人比拼,无论如何都处于劣势,何况,绝大部分的人,连罗马的城墙都没看见,就倒下了。
对女性来说就更是如此,黄慧兰、林徽因、张爱玲,哪个不是出身名门,她们都是一生下来就有“罗马”户口的存在,赢在了人生起跑线上的她们,如果再加上本身的天赋和努力,大概率会在属于她们拼搏的世界中,绽放出奇异的光彩。
陈香梅便是这样的一位幸运儿,她出身名门,祖籍广东南海,祖父陈庆云是秀才出身,担任过轮船招商局总裁,也就是现在的招商局局长,父亲陈应荣早年留学英国,是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哲学博士,那是绝对的牛人一枚。
廖仲恺 何香凝 廖承志
同陈家相比,陈香梅母亲的廖家则更为显赫,外祖父廖凤舒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1908年任清政府外交官,曾在李鸿章手底下做事,北洋政府期间,一直在外交方面担任要职。
母亲廖香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从小在英国接受教育,后来又到意大利学习钢琴和油画,能说六国语言;她有个叔叔更是牛人,他便是民国元老廖仲恺,廖仲恺的夫人是何香凝,儿子叫廖承志,都是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
1925年6月23日,陈香梅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是陈家的第二个女儿,不过,她父母的感情并不好,是否是因为廖香词一连生了六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的缘故,不太好猜测,但廖香词一直郁郁寡欢却是肯定的。
陈香梅8岁时,父亲陈应荣担任北师大的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一家人搬到北平定居,全面抗战爆发时,父亲带着一家人逃难到香港,不久便出任美国新墨西哥州任领事。
与妻子感情本来就不好的陈应荣从此便常年呆在美国,而母亲却不幸得了癌症,不久便撒手人寰,年仅45岁,于是,年方13岁的陈香梅,不得不和姐姐一起,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靠着父亲寄来的生活费,虽然生活不能同以前相比,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她们在比利时人办的圣保禄寄宿学校读书,过着平稳的生活,在香港总算也是一段幸福的时光了。
可惜,好景不长,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进攻香港,这座城市瞬间变为人间地狱,万幸的是,她们姐妹在修女的帮助下,拿到了“离港证”,历经艰辛地转由澳门来到了桂林,这一年,陈香梅刚满16岁。
稍微安顿下来后,她立即联系在美国的父亲,她的父亲早已在美国重新建立了家庭,当得知孩子们的情况后,便转托朋友陈纳德代为关照,从这一刻起,陈香梅知道,是她站出来顶在前面的时候了,从而也让她成为一个不认输,独立自主的女性。
在父亲和陈纳德的帮助下,除了陈香梅,其他姐妹都去了美国,而陈香梅却因为立志要从事新闻工作,她认为在国内有更广阔的前景,所以,她选择了留在中国,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的这位朋友陈纳德,竟会成为影响自己一生的人。
陈纳德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退役军官,1937年来华后,帮助宋美龄组建中国空军,1941年,他在美国招募了大批美国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华组建了美国志愿航空队,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飞虎队”。
1944年,陈香梅加入了中央社昆明分社,正式成为一名实习记者,当时的社长是陈叔通,很欣赏这位干练又活泼的青年女子,试用期满后,陈香梅就正式成为中央通讯社的第一名女记者。
不久,陈香梅就做过一次专访,对象正是飞虎队长陈纳德,可也是一次正常的采访,并没有传说中一见钟情的感觉。
直到日本投降后,陈香梅在上海时又一次接到采访任务,对象依然是陈纳德,他刚从美国回来,任务是帮助中国组建中美合作航空公司,老友重逢,这一次双方都有了感觉,于是,拉开了一场轰轰烈烈跨国恋情的序幕。
1947年,陈纳德回到美国办理了离婚后,此时新郎54岁,新娘23岁,两位年龄相差30多岁的恋人,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证婚,举行了一个简单又热烈的婚礼。
婚后的陈香梅辞去记者一职,去陈纳德的民航公司任职,后来生了两个女儿,活泼可爱,蒋介石夫妇也特别喜欢,于是便认了宋美龄为教母,国民党败局已定前,他们一家人去了台湾。
1958年,陈纳德逝世,人走茶凉,陈香梅很快便被航空公司赶了出去,而饱含着陈纳德心血的航空公司,产权也归属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于是,陈香梅无比伤心的离开了台湾,前往美国华盛顿居住。
由于陈纳德的航空公司曾帮助蒋介石运送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迁台,所以,大陆对陈纳德抗日的功勋便不再提及,相反,他被定为反动派的帮凶,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美国人,肯定会出现在新华社公布的战争罪犯名单上的。
来到美国的陈香梅处境艰难,陈纳德前妻生有8个子女,最小的都比陈香梅大,所以,留下的财产进行再分割后也是所剩无几,而且,美国种族歧视相当严重,要想在美国打拼出一番天地,困难重重。
此时的陈香梅正值芳华之年,优雅的气质和流利的外语,让她在女性中如鹤立鸡群,加上她陈纳德将军遗孀的身份,一些人便打起了她的主意,意图利用出版书籍来获取利益,更有高官显贵之人聘请她担任秘书,以达到“金屋藏娇”的龌龊之目的。
在一堆的诱惑面前,头脑清醒且性格独立的陈香梅不为所动,她决心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实力,披荆斩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闯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1959年,陈香梅在乔治城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主持一项机器翻译的研究,就是把各种语言的教科书以科学方式译成英文;她白天上班,晚上教英语和读书,还特地选修了一门公共演讲的课程。
她的生活虽然艰辛却也很充实,由于她传奇的人生经历,经常被邀请去各地演讲,稍微有点时间,便埋头写作,出版了记述她和陈纳德共度的那十年美好时光的《一千个春天》,大受欢迎,被《纽约时报》列为全美十大畅销书之一,前后加印几十次,并译成多国文字。
在后来的日子中,她又连续出版了好几部书,如散文集《往事知多少》、《留云借月》等等。
随着陈香梅名气和卓越的能力为世人所知晓,她被飞虎航空公司聘用,很快便成为该公司的副总裁,这也是美国航空界第一位女副总裁,她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干了十几年,尽管是挂职,因为,她还要迎接更大的挑战。
1962年,陈香梅结识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加入了共和党并入职白宫,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裔人士,开启了她进入政坛的进程,从此,她一人独闯美国的政商两界,为自己闯出了另一个充满明媚阳光的春天。
本来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她进入政坛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帮助尼克松竞选,她四处演讲,安排选民投票,还担任了美国难民救济总署主席,帮助难民们走出困境,在工作和实践中,陈香梅变得更加强大,迅速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后来的各届美国总统都把她当作座上宾,邀请她入阁,无论是尼克松还是里根,亦或是布什,在他们组阁的成员中,陈香梅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
这些美国总统们除了看重陈香梅超人的工作能力外,更加看重的是她与中国的关系,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她都有许多的朋友,她与舅舅廖承志经常通信,关注国内大势,促进两国友好发展,所以,陈香梅也成为中美两国沟通和交流的使者。
陈香梅和众多希望中美两国平等友好交往的人士一起,努力促进两国关系能走上正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继而中美建交,在这些影响世界的大事件背后,也凝聚着陈香梅辛勤努力的汗水。
其实,在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一周前,他就特别会见了陈香梅,询问了很多有关中国的事务,然后又招来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基辛格,三人就总统访华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他们眼中,陈香梅无疑是他们更全面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他们心中亚洲中国事务的专家。
1981年元旦,陈香梅作为里根的特使访问北京,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党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请陈香梅坐第一,而随同前来的参议员史蒂文森坐第二,他风趣地说,“参议员在美国有上百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史蒂芬斯不仅是美国参议员,还是当年的“飞虎队”队员,当他同邓小平说了“飞虎队”往事,邓小平说道,“你们美国飞虎队在中国的功绩,我们都很清楚,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对援助中国所做出的贡献。”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陈纳德和他的“飞虎队”,在大陆的历史形象逐渐得到了还原,从“飞贼陈纳德”到“抗日英雄”,日趋正面的陈纳德终于迎来了对他最公正的评价。
于是,随着人民日报一堆的诸如《陈纳德的心没有离开中国》、《一直和中国人民在一起》以及《勿使青史尽成灰》等文章的发表,九泉下的陈纳德肯定也会很欣慰的。
不可否认的是,陈纳德逝世前与台湾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而陈香梅同台湾的关系也非常深厚,她致力于两岸关系的和解,是两岸关系沟通的桥梁。
1989年,在与她一起希望缓和两岸关系人们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关系“解冻”,蒋经国开放了“两岸探亲”,实现了台湾和大陆实现的“三通”,一大批老兵得以回乡祭祖,参观,更多的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对和平统一报以坚定决心的陈香梅,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努力。
自1984年开始,陈香梅在中国大陆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资助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的教师和优秀学生;而1999年,她更是出资启动了“香梅千校工程”,作为在在西部边远地区修建学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2008年,汶川地震使整个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悲痛中,陈香梅没有简单地将钱款捐出表示自己的心愿作罢,她不顾已是83岁高龄的现实,奔走在各大城市之间,以深情的演讲来号召大家捐款捐物,她的举动感动了亿万人民。
2015年,90高龄的陈香梅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她十分激动地对大家说,“这份荣誉属于我的丈夫,我觉得特别光荣,我也感到非常骄傲。”
陈香梅曾坦言道,她以“陈纳德将军夫人”为荣,但更因能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天空为傲!
所以,对陈香梅来说,人生的波澜壮阔,绝对不止“一千个春天”。
其实,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改革开放前,大陆对陈纳德的看法是有失公允的,是将其放在蒋介石阵营中的帮凶来看待的,在1949年8月16日的《人民日报》上,就以《陈纳德空运队屠杀中国人民的证据》为标题,谴责陈纳德在内战中支持国民政府,将其定性为“帝国主义流氓”。
在此基调指导下,如《惩办空中强盗陈纳德》这样文章,是那个时代新中国对陈纳德的标配,对小朋友而言,《飞贼陈纳德》这样的连环画,是根植在头脑中对这位抗战英雄最初的印象。
更有甚者,1951年,上海文华电影公司准备筹拍三部“反美帝影片”,其中的第一部就是《飞贼陈纳德》,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拍摄。
因此,当陈香梅看见现在的中国人民,对夫君有这样高的评价时,怎么能不激动万分,历史终于还原了陈纳德将军的本来面目,一个让国人尊敬的抗日英雄,一位热爱和平的国际主义战士。
2018年3月30日,陈香梅在美国华盛顿寓所病逝,一缕香魂飘上了天际,享年93岁,梅香幽长,梦飞万里,从此,人间再无陈香梅。
出身名门却从小背井离乡,饱尝艰辛,不图舒适去选择深入战地,采访英雄,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国婚姻,成为舆论焦点,他国从政,不忘初心,她挨过最黑的夜,成为最亮的星,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她骨子里就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中国人!
我对加盟感兴趣,马上免费通话或留言!
(24小时内获得企业的快速回复)
我们立即与您沟通
温馨提示:
1.此次通话将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请放心使用
7x24小时电话咨询
130*1234567